1971年2月2日,來自18個國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濱小城拉姆薩爾簽署了《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為了紀念這一創舉,并提高公眾的濕地保護意識,1996年《濕地公約》常務委員會第19次會議決定,從1997年起,將每年的2月2日定為世界濕地日。——請點擊投票:評選“世界濕地日”十佳活動。
2020年2月2日我們將迎來第24個世界濕地日,主題為:濕地與生物多樣性——濕地滋潤生命。旨在認識濕地生物多樣性對生態環境和人類生存發展的積極影響,強調保護濕地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這一主題彰顯了濕地在維護生物多樣性方面具有非常重要作用。濕地與森林、海洋并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有 “物種的資源庫”的美譽,具有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好濕地,保護好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這是其他任何生態系統都無法代替的。
保護濕地首先要認識濕地。什么是濕地呢?《濕地公約》認為不問其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的沼澤地、濕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或靜止的、流動的、或為淡水、微咸水、咸水的水體者,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淺海區域,都是濕地。
濕地是陸地與水體的過渡地帶,因此它同時兼具豐富的陸生和水生動植物資源,形成了其它任何單一生態系統都無法比擬的天然基因庫和獨特的生境,特殊的水文、土壤和氣候提供了復雜且完備的動植物群落,40%的物種在濕地生存繁殖,它對于保護生物多樣性具有難以替代的生態價值。
公歷2月2日是世界濕地日。1996年《濕地公約》常務委員會第19次會議決定,從1997年起,將每年的2月2日定為世界濕地日.......
2020年1月10日,在第24個“世界濕地日”來臨之際,由北海市自然資源局、廣西北海濱海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