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龜的歸宿 |
世界上現存海龜共7 種,在中國海域棲息的海龜就有綠海龜、玳瑁、螺龜、太平洋麗龜和棱皮龜5 種,種群數量以綠海龜為最多,其余4 種已很稀少。南海海域擁有我國90%以上的海龜資源。綠海龜在山東以南各省沿海均有分布,但產卵場主要集中在南海群島、海南、廣東沿海和福建東部沿海部分島嶼。綠海龜曾經是中國沿海的常客,北起山東、南至海南,整個中國海域都曾留下它們的足跡,然而近年來已經鮮見海龜身影。只有中國大陸唯一的海龜保護區——廣東惠東的海龜灣例外,常年能看到綠海龜堅持上岸產卵。
每年6 ~ 9 月,已經成熟的、生于海龜灣的海龜無論游到多遠,它總能順著洋流回到出生地,找到海龜灣,上岸產卵。每當夜深人靜,海龜在夜幕掩護下縮頭縮腦地爬上沙灘,在不被水淹的高潮線以上,找到適合地點,挖出一個寬大的坑,就開始產卵,每次產卵50 ~ 200 枚,一次產卵需要折騰數小時。在產卵前,只要稍微有些風吹草動,海龜立即掉頭就走,然而一旦開始產卵,即便你輕輕拍打龜殼,它也紋絲不動。產卵后,海龜用沙土埋好乒乓球般大小的海龜蛋,返回海中。由于綠海龜卵的成熟時期不同,所以有時母海龜要上岸幾次才能生產完畢。龜卵在溫暖潮濕的沙灘里自然孵化,經過49 ~ 60 天,幼海龜便會破殼鉆出沙來,爬入大海,開始自己的旅程。在浩瀚的大海中,除了人類,成年海龜幾乎沒有什么天敵,但是才出殼的小海龜,殼甲稚嫩,尚不足以抵御天敵。沙蟹的大鉗和海鳥的尖嘴足以讓它粉身碎骨。幼龜的成活率不高,只有0.1% 的小海龜能有機會幸存。一代又一代的海龜重復著這樣的生命軌跡,從在海龜灣誕生起,它們就注定要在這里廝守,海龜灣就是它們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