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走在空空蕩蕩的校園(由于放假學生都回家),呼吸點清晨新鮮的空氣,伸伸脖子、彎彎腰。凝著草的香味,青撲撲的,那叫眼賞鼻悅。“一日之計在于晨”還真這個道理。
那是什么聲音?清脆悅耳、百轉千回……
想起一句詩:“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詩經》里這句話說的是,清晨鳥兒鳴叫著飛離深谷,遷到高大的樹木上去,得以飽覽明媚寬敞的天地。
一邊閑逛校園,一邊想著關于鳥兒的詩句。在中國的文學作品中,關于鳥類的還真不少,從《詩經》、楚辭、漢樂府,到唐詩、宋詞、元散曲,一直到現、當代新詩,真如“萬鳥爭鳴”!
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詩句。想著這句詩,我仿佛在欣賞一幅有動有靜、有聲有色、色彩絢麗、詩意盎然的畫鳥圖。吟這樣的佳句,就像飲了一杯瑤池的玉露瓊漿,滌蕩人們的心靈。
現代詩人臧克家的《春鳥》:“你的口,歌向青山,青山添了媚眼;你的口,歌向流水,流水野孩子一般;你的口,歌向草木,草木開出了青春的花朵;你的口,歌向大地,大地的身子應聲酥軟……”他是如此生動形象地描寫了春日里鳥兒的歌鳴聲神奇般的美化了我們的大自然。
鳥類是自然為文學藝術派出的使者!因為有了鳥,人們才會感受到鳥語花香的美好境界;因為有了鳥,大自然才真正豐富多彩。鳥是人類的朋友,是自然生態環境的一部分,保護鳥類也就是保護了人類賴于生存的生態環境。的確,一切動植物都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在不同的角度,某一個環節都扮演著重要角色,世界一旦缺少了它們會產生難以想象的后果。
參與此次2009濕地使者行動,前往安徽省池州市升金湖自然保護區,開展生態與鳥類保護活動,我想我們隊每個成員都會深感驕傲,并克服一切困難,努力完成任務。
讓我們手牽手,共同保護我們的大自然。讓和煦的春風輕拂鳥兒,讓甘甜的雨露滋潤鳥兒,讓我們的生活到處充滿鳥語花香,讓鳥兒把我們的世界點綴得五彩繽紛、生機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