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濕地之本。當今,水資源的匱乏已經成為全球全人類的危機,被譽為“地球之腎”的濕地是水資源的“儲存庫”和“凈化器”,不僅具有強大的水文、循環功能,還具備降解污染、凈化水質的功能,在建設生態文明、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為加大濕地保護宣傳力度,提高少年兒童群體的環境保護意識,努力營造關心濕地、愛護濕地、參與保護濕地的濃厚氛圍,7月24日,張掖黑河濕地自然教育學校開展了“呵護濕地 珍惜水資源”為主題的科普體驗活動。
整個活動圍繞濕地為什么被譽為“地球之腎”拉開了序幕。學員們首先來到濕地博物館,通過自然教育導師的講解和展項互動,了解了地球上水資源的多少,濕地在凈化污水和調洪蓄水方面有著怎樣的作用。
隨后學員們分別到博物館入水口和出水口進行水資源調查,沿途聽著導師的講解,眼前平淡無奇的蘆葦、香蒲、水葫蘆、黑三棱就像一株株凈化污水的超能小戰士,與微生物相互配合、協同作戰,構建了一個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在水質取樣點,監測站水質監測專家就如何取樣、測量水溫以及透明度檢測為學員們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和具體操作示范,學員們紛紛進行實踐體驗,表現出了好奇、興奮和濃厚的興趣。
取樣結束后,學員們來到甘肅黑河濕地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在杜鵑導師的指導下進行了水樣電導率、葉綠素以及濁度檢測,了解了濕地凈化水質的原理,認識到濕地能夠降減污水中大部分的有害物質,從而起到凈化水質、降解污染的作用。
最后,學員們結合水質檢測體驗活動制作自然筆記并分享了活動收獲。
此次科普體驗活動,讓學員們通過認識濕地及調查水資源來了解濕地,知曉濕地所面臨的危機。同學們懂得了,濕地關乎文明興衰,關乎人類未來。保護濕地要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保護濕地,推進綠色發展,為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取樣結束后,學員們來到甘肅黑河濕地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在杜鵑導師的指導下進行了水樣電導率、葉綠素以及濁度檢測,認識到濕地能夠削減污水中大部分的有害物質,從而起到凈化水質、降解污染的作用。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