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洞庭湖區濕地
“千里金堤柳如煙,蘆葦蕩里落大雁。漁歌催開千張網,荷花映紅水底天……”這是洞庭湖區人們對“八百里洞庭”的真情謳歌。“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當年讓孟浩然瞭望的洞庭湖,是怎樣一派“八百里洞庭”的盛況。
洞庭湖曾是中國的第一大淡水湖,素享“魚米之鄉”的美譽,盛期面積達6000 平方公里以上。但近百年來,在自然和人為活動的雙重作用下,湖泊面積逐漸萎縮,曾經中國第一大淡水湖,成為歷史,被鄱陽湖超越, 退居為我國的第二大淡水湖泊。
1852年—1914年—1934年洞庭湖變遷示意圖
近百年來,在自然和人為活動的雙重作用下,湖泊面積逐漸萎縮,20世紀40年代中期洞庭湖已是洲灘廣袤,湖體支離破碎,港汊交織,難有當年的“魚米之鄉”盛況。甚至洪澇災害加劇、濕地景觀破碎化、生物多樣性生存環境遭破壞。
自此,人們開始對濕地,有了更多的認識。
洞庭湖區濕地包括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漢壽西洞庭湖自然保護區、南洞庭湖濕地和水禽自然保護區。洞庭湖是一座大自然的迷宮,生態環境優良的湖泊濕地,浩渺無垠的水域,翠綠渾圓的丘崗山地,風情萬種的湖汊半島,生活著多種珍稀瀕危水禽和其它野生植物。
5——10月是最佳游覽月份,開放時間:6:30——19:00。
鄂爾多斯遺鷗自然保護區
鄂爾多斯遺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中部,位于東勝市和伊金霍洛旗境內,屬于高原內陸濕地生態類型自然保護區,分布著眾多的咸水湖泊濕地,區內鳥類資源豐富,是全世界遺鷗鄂爾多斯種群最集中的分布區和最主要的繁殖地。
遺鷗,“遺落之鷗”是極為瀕危的候鳥,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遺鷗繁殖地集中在蒙古國(數處)、哈薩克斯坦(2處)、俄羅斯(1處)和中國(1處),其越冬地在中國和韓國。在遺鷗的四個繁殖種群中(中亞種群、遠東種群、戈壁種群、鄂爾多斯種群),鄂爾多斯種群是發現最晚、數量最大的遣鷗種群。
每年7、8月份,人們可以有機會領略到這些珍貴飛禽的身姿。
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
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位于低位沖積島嶼——崇明島東端的崇明東灘,面積32,600公頃。在長江泥沙的淤積作用下,形成了大片淡水到微咸水的沼澤地、潮溝和潮間帶灘涂。
區內有眾多的農田、魚塘、蟹塘和蘆葦塘,沼生植被繁茂,底棲動物豐富,是亞太地區春秋季節候鳥遷徙極好的停歇地和驛站,也是候鳥的重要越冬地。
每年的10月末到第二年的4月初是觀鳥的最佳時機,尤其在大潮是觀賞最佳。
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
在美麗如畫的黃海之濱,沿海珍禽自然保護區以南,還有一個風光秀麗的珍稀動物保護區——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
麋鹿俗稱“四不像”,角似鹿非鹿,頭似馬非馬,身似驢非驢,蹄似牛非牛,是我國的特產。麋鹿原是蘇北沿海的野生動物,歷朝皆列為獻給皇帝的貢品。
如今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內麋鹿的總數已由39頭增殖到355頭,其繁殖速度和成活率均居世界前列,現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野生麋鹿群。
在保護區內除了麋鹿之外,被國家列為一級保護動物的還有丹頂鶴、白鶴、震丹雅雀等,已初步建成具有海濱特色、以麋鹿為主、多種動物共存的海濱野生動物園,為一大旅游勝境。
江蘇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開放時間8:00——18:00
西藏瑪旁雍錯濕地
西藏瑪旁雍錯濕地位于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境內,在中國、印度和尼泊爾的交界處,平均海拔4700米,面積73782公頃,是地球上高原海拔地區淡水最多的湖泊之一,也是西藏高原最有代表性的湖泊濕地。
瑪旁雍錯,又稱瑪法木錯,藏語意為“無能勝湖,”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這里棲息著黑頸鶴、斑頭雁等大量水禽,也是藏羚羊、野牦牛等珍稀野生動物種群向西藏喜馬拉雅山脈遷徙的主要走廊之一。
瑪旁雍錯作為圣湖之王,對一般旅行者來說,絕對一個不容錯過的好地方。且不說那些流傳千古的神話傳說,單是它的超凡脫俗的秀麗景色,就足以令人心醉神迷了。
每年夏季是最佳旅行季節。
文章來源知乎百代旅行,侵刪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