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1日,“IUCN 亞太區鱟觀測網絡計劃廣西廣東站啟動暨工作交流會”在廣西北海濱海國家濕地公園舉行,全球首個亞太區鱟觀測站—北海濱海國家濕地公園站正式啟動觀測工作。此次計劃在全國沿海地區共設置17個觀測點,其中9個位于廣西,占總數一半以上。
IUCN 亞太區鱟觀測網絡計劃廣西廣東站啟動暨工作交流會現場
廣西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協會 供圖
“IUCN 亞太區鱟觀測網絡計劃”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鱟專家組牽頭實施,旨在通過設立觀測站,以統一的監測方法和監測數據呈現形式,在未來3年內,將目前中國鱟在其生活核心地區生存現狀的有效數據上報IUCN。之后,IUCN將通過數據比對和統計學方法,摸清亞太區中國鱟的生存現狀,及時更新中國鱟的瀕危等級。
科研人員在開展幼鱟種群資源調查監測
北部灣大學 供圖
該計劃將在廣西、廣東、福建、香港等國內沿海區域設置17個觀測站,其中,廣西9個觀測站中有6個在北海境內,分別位于廣西北海濱海國家濕地公園、竹林鹽場海灘、鐵山港區坡尾底和廣西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別由廣西北海濱海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海洋四所、廣西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協會、廣西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等單位承擔中國鱟觀測工作。
位于廣西北海濱海國家濕地公園內的觀測站
北海濱海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 供圖
據北部灣大學廣西北部灣海洋生物多樣性養護重點實驗室主任、IUCN鱟專家組鱟亞太區工作組聯合主席關杰耀介紹:
2019年3月,IUCN正式將中國鱟在IUCN紅色名錄中的等級從“數據缺乏”更新為“瀕危”;同年6月,第四屆國際鱟科學與保護研討會在北海和欽州舉行,并發布《全球鱟保護北部灣宣言》,將每年6月20日定為“國際鱟保育日”,呼吁社會各界共同保護鱟資源。今年年初,我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將中國鱟和圓尾蝎鱟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鱟的保護需要長期的種群和生境本底數據,以評估種群滅絕風險和制定相應有效保護措施。”關杰耀說,在過去幾年的調查中發現,位于北海市銀海區銀灘東區的廣西北海濱海國家濕地公園,是中國乃至全球中國鱟最重要的育幼場所,為此,IUCN將全球首個亞太區鱟觀測站落戶在北海濱海國家濕地公園。
關杰耀博士講解調查監測方法
廣西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協會 供圖
據悉,“IUCN 亞太區鱟觀測網絡計劃”啟動后,將對具有代表性的鱟觀測站點進行定點長期的鱟物種資源監測,為后期的鱟資源保護與修復提供理論和數據支撐。同時,這些監測數據也將為北海自然資源部門開展鱟野外種群保護工作提供決策依據,進一步改善鱟的野外生境,讓北海地區鱟的野外種群數量得到更好的保護和恢復。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