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這一年,無論如何艱難,我們在對鳥撞的關注和調查的參與里,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亟需的動力與熱情。我相信,很多人也許和我一樣,從這樣看似小的事情里,找到行動的意義,找到親身可以推動改變的可能性。
——李彬彬博士
鳥撞現象,指的是鳥類與建筑物上以玻璃幕墻為主的部分發生碰撞,導致鳥類受傷或死亡的現象。作為僅此于流浪貓捕食的第二大威脅鳥類生存的人為因素,鳥撞問題已在北美地區乃至世界范圍內成為重要的鳥類保護課題。然而在我國,對鳥撞玻璃的研究幾乎為空白,該問題的嚴重性也尚未被廣泛普及,導致生活中的鳥撞事件多被認為是偶發事件。
有三條主要候鳥遷飛區途徑我國,隨著城市化發展、各地對玻璃幕墻的使用頻率增加,過境候鳥們面臨的死亡威脅逐漸加大。因此,在國內推動基于公民科學的系統性鳥撞調查、提高公眾及相關行業對于鳥撞的認知、根據調查數據指導協助防鳥撞措施的實施并評估成效、以及推動鳥類友好型建筑及城市設計的普及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推進2023年秋季全國系統性鳥撞調查志愿者招募的同時,我們總結了2022年秋季及2023年春季行動網絡就鳥撞議題開展的主要工作,發布這份《全國防鳥撞行動網絡2023年度報告》。我們希望在介紹行動網絡工作進展的同時,通過報告喚起更多人對于鳥撞議題的關注,并鼓勵更多國內機構加入我們,共同建設鳥類友好型城市。
01
全國防鳥撞行動網絡
全國防鳥撞行動網絡,是由昆山杜克大學生物多樣性與可持續發展實驗室牽頭,由朱磊博士、山水自然保護中心、自然之友及守護荒野等多家機構共同發起的合作網絡。全國防鳥撞行動網絡旨在創造鳥類友好型城市,基于公民科學項目為防鳥撞干預措施、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提供科學支持,通過公眾宣傳、跨行業溝通合作、實地改造案例等方式推動防鳥撞議題在公眾認知、行業標準、政策制定和城市規劃中的地位,為關注鳥撞議題的機構與個人提供合作平臺和行動支持。
在過去的一年中,全國防鳥撞行動網絡積極推動春秋遷徙季的系統性鳥撞調查及隨機調查的數據收集工作規模的過大,繼續吸納優秀的機構加入網絡,與更多的生態與公益組織發展合作關系。我們通過2022年創辦的的微信公眾號“防鳥撞行動網絡”發布、轉發大量優質的防鳥撞訊息,收獲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在2023年,我們也積極參與與舉辦各類線下社區防鳥撞宣傳活動,并為很多組織與機構指導與張貼防鳥撞貼紙。
02
主要成果
2022-23年度全國系統性鳥撞調查結果
在2022年秋季與2023年春季的系統性調查中,共有469和861個志愿者個體或團體,分別完成了7681次和11665次有效的鳥撞調查(一棟建筑調查一次記為一次鳥撞調查),共覆蓋全國范圍內1041棟建筑。
篩除重復記錄以及非目標建筑的鳥撞記錄后,在2022年秋季與2023年春季的系統性調查中,志愿者們分別發現了120起與70起鳥撞事件(包括鳥被發現時呈現死亡和受傷兩種情況,未經過鳥種鑒別),共190起鳥撞事件。我們根據調查發現鳥撞的頻率與總有效調查量繪制了鳥撞發生熱點地圖。
圖1. 相對鳥撞頻率(鳥撞數量/調查量)分布圖
©全國防鳥撞行動網絡2023年度報告 制圖:韓懿
1. 鳥撞往往發生在建筑玻璃面積覆蓋較高的建筑
在2022秋季調查中,從圖中可以大致看出隨著玻璃面積的增加鳥撞的概率也同樣在增加。這一趨勢在玻璃占比21%-100%的建筑中尤其明顯。2023春季調查所得結果與2022秋季的趨勢相符合,在玻璃占比41-100%的建筑中趨勢更加明顯。
圖2. 系統性調查中不同玻璃面積的鳥撞比率
©全國防鳥撞行動網絡2023年度報告 制圖:孫藝心
2. 鳥撞主要發生在周圍幾乎沒有植被的建筑附近
在2022秋季調查,鳥撞發生最多的地方多是幾乎沒有植被的建筑還有水面附近,2023春季調查中鳥撞多發生在幾乎沒有植被的地方以及草地。這部分結果與2022年度報告中提到的鳥撞發生最多的地方都是幾乎沒有植被的建筑附近的結果相似。
圖3. 系統性調查中不同植被類型的鳥撞比率
©全國防鳥撞行動網絡2023年度報告 制圖:孫藝心
3. 更多的鳥撞發生在建筑物的東面
在2022年秋季的調查中,發現更多的鳥撞發生在建筑物的東面和南面,在2023年春季調查中,同樣發現發生在建筑物東面的鳥撞數最多。
圖4. 系統性調查中發生在建筑物各方向的鳥撞數
©全國防鳥撞行動網絡2023年度報告 制圖:孫藝心
4.鳥撞的發生與建筑物高度的關系
在2022年秋季調查中,鳥撞主要集中發生在多層建筑;而在2023春季調查中,鳥撞更多的發生在低層建筑。
圖5. 系統性調查中不同建筑類型的鳥撞比率
©全國防鳥撞行動網絡2023年度報告 制圖:孫藝心
哪些鳥類更容易遭遇撞擊?
在2022年秋季與2023年春季調查中,可被鑒定到目的145起(秋季93起,春季52起)。按鳥類所屬的科(family)來看,記錄到鹟科和鶯科發生鳥撞的頻率顯著高于其他科。除此之外,其他呈現出頻繁發生鳥撞趨勢的科大都為雀形目,僅有鳩鴿科屬于鴿形目。在2022年秋季系統調查中,鶯科發生的鳥撞次數最多,為25起;而在2023年春季系統調查中,鶇科發生的鳥撞次數最多,為14起。圖中為系統調查內記錄到鳥撞頻數前五的科。
圖7. 系統性調查中鳥撞發生頻數前五的科
©全國防鳥撞行動網絡2023年度報告 制圖:李迪
圖8. 系統性調查中鳥撞所屬鳥種名稱
©全國防鳥撞行動網絡2023年度報告 制圖:李迪
隨機鳥撞調查結果
經初步整理,2022年全年共收到近300位來?內地各省市?治區的朋友們提交的約308條記錄,且提交的記錄多對鳥種進行了準確判斷,由此可見參與隨機鳥撞調查后的朋友們應該多為觀鳥愛好者。同時提交的記錄附有圖片,供后續的復核或鑒定,保證了隨機調查的準確性。
1. 2022年收到了來自27個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的隨機鳥撞調查記錄。其中上傳自廣東省、北京市、浙江省、上海市和四川省等上5個省級行政單位上傳記錄數占總數的75%。
圖9. 隨機調查中的鳥撞地域分布
©全國防鳥撞行動網絡2023年度報告 制圖:韓懿
2. 2022年的隨機調查的鳥撞記錄共包括111種鳥類。其中,記錄到的最多的鳥種為珠頸斑鳩和麻雀(均有17條記錄),其次分別為白頭鵯(13條記錄)、烏鶇(10條記錄)和紅喉歌鴝(10條記錄)。共有15種鳥的記錄超過5條。
3. 記錄中,發現時已死亡的共有228只,有外傷的共14只,無明顯外傷的有66只。
傳播與宣傳
自2022年的一年來,我們自主創辦的公眾號“防鳥撞行動網絡”也在不斷創作優質內容的過程中,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者。從去年從去年6月15日至今日,公眾號關注者數量已從1140人增長至4082人,增幅達到258.07%。我們的賬號內容包括鳥撞成因科普、防鳥撞措施介紹、全國系統性鳥撞調查志愿者招募、志愿者感想、鳥撞方面跨界合作(藝術領域、建筑設計領域等)。近一年來我們與更多的媒體平臺展開了合作,包括果殼自然,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半月談等。隨著公眾號越來越受歡迎,參與到防鳥撞調查的志愿者也越來越多。2023年的防鳥撞調查招募令全國招募?。。。?!2023春季全國鳥撞調查歸來~》閱讀總量達到了11218人次,極大程度上幫助了中國鳥撞研究的進程。
圖10. 全國防鳥撞行動網絡關注者人數增長率
©全國防鳥撞行動網絡2023年度報告 制圖:汪驍遠
同時,也有許多科普媒體平臺開始關注鳥撞問題,例如《博物》雜志,小紅書與抖音自媒體“愛問斯坦”等。他們所發布的視頻與文章都收獲了上萬的播放與閱讀,促進了防鳥撞意識在公民中的傳播。
志愿者建筑改造案例
上海領科雙語學校的學生李藝婕在參加過全國系統性鳥撞調查后,注意到校園中的大面積玻璃存在鳥撞風險。她為學校寫撰寫了項目企劃,成功向守護荒野“護鳥海報萬人接力”項目及質蘭基金會申請了資金,和同樣對鳥類保護、環境保護感興趣的同學們組建了團隊,并在校方的支持下對教學樓和宿舍完成了防鳥撞改造。李藝婕同學和她的團隊準備了uv膜和點狀貼紙,同學們可以登記并領取來改造自己的寢室和教室。除了降低校園建筑的鳥撞風險,這次改造行動也帶動了同學們了解并關注鳥撞。
圖10. 上海領科雙語學校的改造案例
©全國防鳥撞行動網絡2023年度報告
2023年5月18日,諾亞財富上海虹橋新職場喬遷儀式正式在上海閔行區的諾亞財富中心舉行。作為防鳥撞行動網絡的贊助方之一,諾亞財富在儀式中安排了防鳥撞貼紙張貼活動,支持對城市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防鳥撞的宣傳工作。諾亞財富中心設計了印有諾亞財富標志的防鳥撞貼紙,具有美觀性的同時也能宣傳企業和防鳥撞行動網絡。
圖11. 諾亞財富的改造案例
©全國防鳥撞行動網絡2023年度報告
其他案例詳見
《全國防鳥撞行動網絡2022年度報告》
志愿者及組織感言
作為一個公民科學項目,全國鳥撞調查離不開志愿者的參與和支持。我們十分感謝每一位志愿者的付出與堅持,也為大家愿意為保護鳥類和環境出力的這份熱情和毅力。志愿者們的支持和熱情為全國防鳥撞行動網絡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數據。在調查結束后的意見收集表中志愿者們留下了他們的想法,其中不乏一些非常有建設性的想法,也有人留下了調查中令人動容的難忘回憶。
完整感言詳見
《全國防鳥撞行動網絡2023年度報告》
03
致謝
感謝質蘭公益基金會和諾亞基金會為全國防鳥撞行動網絡與本報告提供的資助。
行動網絡工作的順利推進依靠于參與組織工作的機構與個人、合作基金會和我們熱情積極的志愿者社群。感謝各位在過去一年中為保護身邊的鳥類做出的全部貢獻!
報告下載:
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全國防鳥撞行動網絡2023年度報告》
若您有任何關于報告的問題,歡迎聯系昆山杜克大學生物多樣性與可持續發展實驗室
(Biodiversity&SustainabilityLab@dukekunshan.edu.cn)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