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5日,中國國家濕地公園創先聯盟成立大會暨首屆聯盟年會在廣州召開。大會由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主任王志高主持。大會就我國濕地保護建設工作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達成了廣泛共識。大會發布了《中國國家濕地公園創先聯盟成立宣言》,通過了《中國國家濕地公園創先聯盟章程》,發布了聯盟LOGO、盟旗、盟杯,產生了聯盟秘書處、第一屆輪值主席、第一批專家小組。中國濕地保護協會會長孫扎根與9家發起單位一起為聯盟揭牌。廣東省林業廳林俊欽副巡視員,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局長楊國權,海珠區委常務、區政府常務副區長羅光華等領導到會祝賀。世界自然基金會、英國野禽與濕地基金會(WWT)、新加坡國家公園局雙溪布洛濕地保護區、臺灣關渡自然公園、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等單位的專家代表,以及中山大學等高等院校、廣東省濕地保護協會等社會機構、桃花源公益基金會等組織的相關負責人到會見證成立儀式。
中國國家濕地公園創先聯盟9家發起單位共同發出倡議:一是密切結合國家濕地保護政策方針,建立完善濕地保護法律法規和政策支撐體系,創新長效管理機制,探索科學保護模式。二是積極探索踐行“濕地 ”理念,豐富濕地合理利用內涵,拓展濕地發展模式道路,拓寬社會參與渠道,促進濕地生態成果全民共享。三是勇于先試先行,互相借鑒學習,緊密交流,協同合作,構建濕地公園品牌體系,帶動全國濕地保護事業更好更快發展。四是形成中國濕地保護模式,輸出中國濕地保護案例,走向國際舞臺,擴大國際影響力。
國家林業局原副局長、中國濕地保護協會會長孫扎根在致辭中指出:發起成立中國國家濕地公園創先聯盟,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與美麗中國建設,推動《濕地保護修復制度方案》落地生根的具體舉措;是提升國家濕地公園整體建設水平和質量的具體路徑,順應了國家濕地公園發展的需要。希望創先聯盟牢記“創先”宗旨,一是促進交流與合作,建立協作平臺和交流機制,加強項目合作、專業人才聯合培養等,打造和推廣創先聯盟綜合品牌。二是注重引領和示范,把聯盟建設成國家濕地公園的主題示范平臺,以點帶面,帶動區域周邊的國家級和省級濕地公園的發展。三是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提升聯盟活動水平,聯盟的各項工作和活動都要有特色、有質量、有影響力,真正體現聯盟創先性。四是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要講好中國濕地故事,積極開展國際間的對話與合作,輸出中國案例和模式,全面展示中國國家濕地公園的建設發展水平。
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主任王志高在主持中表示:全力支持聯盟工作,并指出:中國國家濕地公園創先聯盟這個合作交流平臺,有助于國家濕地公園通過互相借鑒學習,輸出經驗,分享機遇與成果,集思廣益,共同建設綠色“一帶一路”,開創中國濕地保護的嶄新局面。有助于國家濕地公園通過開展跨區域合作,后進趕先進,先進再創新,實現不同地區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協調發展,把濕地公園建設成為“保護之地、教育之所、陶冶之園”,帶動我國各層次濕地公園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廣東省林業廳、廣州市政府、海珠區政府相關領導表示,成立創先聯盟是推動濕地公園示范建設一件好事、實事,將繼續大力支持中國國家濕地公園創先聯盟開展工作,不斷提高所轄區域濕地公園建設水平,推動濕地保護修復工作全面發展,為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生態支撐。
聯盟成立儀式之后,當天下午,聯盟首屆年會召開。圍繞著年會主題“濕地 教育,自然讓我們更智慧”,中國國家濕地公園創先聯盟首任輪值主席單位——海珠濕地自然學校校長范存祥作主題報告,分享海珠濕地自然教育的實踐與探索。據介紹,自2015年海珠濕地自然學校成立以來,海珠濕地依托城央濕地優越的地理區位以及便利交通,借力、聯合政府部門、社會機構、高校多方,通過梳理多樣的生態資源、厚重的文化資源,打造了“鳥類探索之旅”、“濕地農耕體驗課”、“濕地野草的奧秘”等系列自然教育課程活動,受到了學校師生、企業員工和社區居民的喜愛。僅去年一年,海珠濕地便吸引了游客1000萬,其中專門前來參與課程的有4萬人。在海珠濕地未來愿景中,將通過整合自身、社會、市場自然教育資源,打通教育全流程產業鏈,形成自然教育產業化發展模式,實現自然教育進校園、進企業和進社區戰略,建立自然教育“海珠模式”。
WWF(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環境教育項目經理雍怡博士、新加坡國家公園局雙溪布洛濕地保護區蔡燕卿經理、WWT(英國野禽與濕地基金會)Bena Smith先生也分別就所在領域的濕地保護、科普宣教工作經驗作了主題報告。
鏈接:中國國家濕地公園創先聯盟的背景資料
中國國家濕地公園創先聯盟在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支持、中國濕地保護協會的指導和協調下,由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四川邛海國家濕地公園、黑龍江富錦國家濕地公園、北京野鴨湖國家濕地公園、河北北戴河國家濕地公園、貴州貴陽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江蘇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重慶漢豐湖國家濕地公園等9 家單位發起,第一批接收云南普者黑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新疆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吉林牛心套保國家濕地公園、湖南洋湖國家濕地公園、湖北武漢藏龍島國家濕地公園、江蘇昆山天福國家濕地公園等6 家特邀單位,與世界自然基金會、臺灣關渡自然公園、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新加坡國家公園局雙溪布洛濕地保護區、英國WWT(野禽與濕地基金會)、國家高原濕地研究中心、重慶大學、中山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州大學、廣東財經大學、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深圳市華會所生態環保基金會、原本自然、廣州自然觀察協會等32家國內外組織建立合作關系。
聯盟的性質:在中國濕地保護協會的指導協調下,在濕地保護修復、合理利用、科普宣教、運營管理、生態旅游等方面具有全國領先水平或者行業及區域影響力的國家濕地公園,自愿組成的業務交流平臺以及協同合作組織。
聯盟的宗旨: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與美麗中國建設,推動《濕地保護修復制度方案》落地生根,緊密聯合成員單位統一思想,促進國際國內交流合作,加強技術與管理創新,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形成模式,輸出經驗,促進濕地公園成為保護之地、教育之所、陶冶之園,帶動我國各層次濕地公園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聯盟的組織結構:設立聯盟大會、秘書處、專家小組和特邀單位席位。
聯盟的成員:首要的入會條件是正式掛牌國家濕地公園,在濕地保護修復、科普宣教、科研監測、運營管理等方面具有全國領先水平或者行業及區域影響力。
聯盟的工作內容:
1.搭建合作平臺:建設公共平臺和協作機制,提供宣傳展示平臺,促進互相學習交流、協同合作,實現資源共享、活動共辦、品牌共建、信息互通、人員互聯。
2.創新工作方式:借鑒、優化、創新國家濕地公園運營管理、人才引進、經費籌措等制度機制以及技術實踐,不斷創新靈活開展、組織聯盟活動,充分體現聯盟先鋒性。
3.發揮引領作用:探索踐行“濕地 ”理念,試驗推廣濕地保護前沿技術,豐富濕地合理利用內涵,拓寬濕地發展模式道路,引領濕地未來發展方向,并形成模式,輸出經驗,影響帶動我國各層次濕地公園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4.參與國際交流:聯盟代表我國國家濕地公園的先進水平,積極開展國際對話交流,展示中國國家濕地公園風采,輸出中國案例和模式,提升中國濕地公園國際影響力以及全球知名度。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