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冠花(學名:Celosia cristata L.),別名:雞髻花、老來紅、蘆花雞冠、筆雞冠、小頭雞冠、鳳尾雞冠、大雞公花、雞角根、紅雞冠。原產于非洲、美洲熱帶和印度,是一年草本植物,夏秋季開花,呈雞冠狀,故稱雞冠花。
此照片攝于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
形態特征
雞冠花,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80cm。全株無毛,粗壯。分枝少,近上部扁平,綠色或帶紅色,有棱紋凸起,中部以下多花。單葉互生,具柄;胞果卵形,熟時蓋裂,包于宿存花被內;種子腎形,黑色,光澤。
主要價值
(1)觀賞價值
雞冠花的品種多,株型有高、中、矮3種;形狀有雞冠狀、火炬狀、絨球狀、羽毛狀、扇面狀等;花色有鮮紅色、橙黃色、暗紅色、紫色、白色、紅黃相雜色等;葉色有深紅色、翠綠色、黃綠色、紅綠色等極其好看,成為夏秋季常用的花壇用花。
(2)藥用價值
《本草綱目》中記載:雞冠花性味甘,涼。功能主治涼血,止血。治痔漏下血,赤白下痢,吐血,咳血,血淋,婦女崩中,赤白帶下。
(3)園林價值
雞冠花因其花序紅色、扁平狀,形似雞冠而得名,享有“花中之禽”的美譽。高型品種用于花境、花壇,還是很好的切花材料,切花瓶插能保持10天以上。也可制干花,經久不凋。
雞冠花對二氧化硫、氯化氫具良好的抗性,可起到綠化、美化和凈化環境的多重作用,適宜作廠、礦綠化用,稱得上是一種抗污染環境的大眾觀賞花卉。高莖種可用于花境、點綴樹叢外緣,作切花、干花等。
植物文化
(1)花語
雞冠花生長于秋天,當夏天的熱情被秋風蕭瑟所代替,人們心情日漸憂郁時,雞冠花如似火的綻放著,火紅般的顏色、花團錦簇,人們因此賦予它“真愛永恒”的花語。
(2)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在穆校河的河畔,住有一位姓劉的小女孩。有一天小女孩往雞冠山采摘野菜,她越走越遠結果迷途山中,因她餓得沒有辦法,于是她采摘野果野菜充饑。由于她什么都吃,喝的河水又不清潔,結果拉起了肚子,腹痛難當。她突然在河邊發現了一種紫色雞冠式的野花,她想,采一些花吃下,或能治好拉肚子。于是她采了一些花吃了下去,果然肚子就不那么痛了,之后她又連續吃了那紫色的花,結果肚子就不拉了。但因她數天沒有吃飯,已沒有力氣走路了,于是她靠在一棵樹下的草棚內,突然聽到草中傳來響聲,誤以為野獸來襲,她慌張地鉆進草棚旁的樹洞里,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近,原來是人的腳步聲,于是她爬出樹洞,鉆出了頭子后就沒有力氣了,她的父親和鄉親抱了她出來。回家后,小女孩休息了數天,精神逐漸好了起來,小女孩向母親說起她在山中,因吃了野果拉肚子,及后吃了紫色的花治好了病的事情。小女孩的母親由于經常拉肚子,聽后,過了數天和丈夫一同上了雞冠山,采了一些連根帶回家中,栽種于家門前。小女孩的母親連續數天使用紫色的花煎湯服用,結果拉肚子的毛病沒有再犯,其后她將那種花能治病的消息告訴給其他人。因為這種花像雞冠子,人們就給它取名叫“雞冠花”了。
(3)文化
我國古代民間視雞冠花為吉祥物,凡祭祖時,必用雞冠花。藏族人民在過藏歷新年時,會在代表吉祥的食物上插上雞冠花。在國畫中,雞冠花常常作為畫雞的配景,寓意“官(冠)上加官(冠)”。以雞冠花供祖,在宋代已風行。中元節,用雞冠花祭祀祖先,表達緬懷的習俗。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