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濕地杯”網絡作品創作大賽第七月度獲獎作品公告
經評委會集體審議和大賽組委會同意,確定下列作品為本次大賽第七月度的獲獎作品。
一、文字作品
一等獎:
點評:“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自古,揚州便是文人騷客匯集之地。在這樣一片土地上,有著運河的回蕩與楊子江的奔流,有著回望鐘山的不舍和胡人飲馬的傷痛。細細回望,淮左名都亦非當年的竹西佳處,斯人不在,只留一根玉簫伴著開了又謝的芍藥。作者筆下的揚州汩汩流淌出一泓清泉,縈繞在每一個人的心間。
本文,作者追溯歷史的印跡,徜徉于古代揚州的芬芳艷麗,為人還原一個真實的歷史文化名城。在歷史的波濤中感慨氣象萬千。
二等獎:
點評:為了一個復興的夢想,為了科學發展的追求,作者的滿腔熱情寄托在筆桿子上,寫出如此激動人心的文章。
本文乃是甘肅張掖打造“中國·黑河濕地保護工程”紀實文,將這片長期以來遭受冷落、遍布自然和歷史遺存的濕地,再次以全新的全名的形象,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牽動著每個讀者的心。全文文字樸實真摯,豐富的文化底蘊下有一顆熱愛自然的心。
優秀獎:
點評: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中華古國中,擁抱著多少人的夢想。而一塊濕地,也承載了幾千年的歷史和幾億人的心愿。
作者以科學客觀的態度,認真踏實的筆頭為讀者帶來不一樣的“濕地斷想”。我們也如此堅定地相信著。只要我們守住并保護好我們的濕地,恢復甘州城“半城蘆葦半城塔,三面楊柳一面湖”的美景指日可待,地球家園也一定會更加美好。
點評:寒風肅殺,這是冬天的贈與。在一片寂靜中聆聽春天的召喚,生的希望蘊藏在枯草之中。不見聲嘶吶喊,卻道出生的樂觀與大氣。冬天原本就不是慷慨悲壯的季節。漫天雪花是生的種子,將幸福播撒在黑土地上。冬天,何不是人生的一段剪影。
讓思緒跟著作者流淌,寫景最終還是為了寫人。只有當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情境之中方能體會生的奧義。在猶如月華一般淡雅的筆調中,品味一份穩重與磅礴,讓人不覺敬畏。
點評:地球最廣闊的伙伴除了水,就是那一望無際的原野。
作者站在科學的角度,用細膩的語言闡述了濕地上的種種植物。大大豐富了讀者的知識面。可見濕生植物在生物多樣性方面有著巨大的貢獻,我們未知的東西還很多,看似十分平常的一株小草,它可能是生態鏈上不可或缺的一個連接點,關系到一個種群的繁衍。而作者告訴我們的和諧道理也深深進入我們認識世界的內心。
點評:望著北歸的雁陣,一陣酸楚。鳥兒飛向的是一片曾經養育了游子的沃土,未曾想幾多夢來忽還鄉。在一片濃烈的愁緒中,落下兩行清幽的淚水。鄉愁是斬不斷理還亂的情感,飄渺的思緒讓人長夜無眠。這是游子的深情。
望鄉充斥著亢奮。沒有宋之問的“近鄉情更怯”,也沒有王荊公的“明月何時照我還”。家鄉就在那里,不遠處的眺望為的是日后的相聚。道一聲一切安好,我深愛的土地
點評:蒼原之上,白鳥翻飛。白鷺在空中靜靜劃出一道波紋,沒有太多的急促與忙碌,它是天地間瀟灑的舞者。青天之下,山巒聳立。龜山依傍著漢水,演繹出一副粗獷與柔情,他是歷經洪荒不倒的武士。
一靜一動,作者用長鏡頭描繪了一副充滿趣味的圖景。無所謂寫意與工筆,水墨充斥著山川的靈動,將這世間的大美呈現于眼前。
二、攝影作品
一等獎:
點評:構圖大氣、畫面簡潔、色彩美艷、光影優美。
二等獎:
點評:題材獨特,拍攝到位。
優秀獎:
點評:雖然這組照片的題材及拍攝技巧、光影、構圖等在趙局的諸多作品中并不算出眾,但就像組照標題《原汁原味》所示,評委看中的正是以原汁原味且不失攝影者功底的手法再現了一片濕地的原貌。
點評:與趙俊的《原汁原味》差不多,這組片子以樸實的表現方式向人們展現了早春溪湖的秀美,且比較難得地在畫面中看到了人。
點評:這是一組凌亂的照片,不光是畫面中凌亂的雨點,主題內容和表現手法也是凌亂的,估計作者對自己的作品的評價也是不太確定的凌亂。不過在凌亂之中,評委們比較一致地看中了第四張,如果標題能夠將“濕地”與“太陽雨”的含義包含進去,獎級也許還能再提高一檔。
點評:西溪國家濕地公園開放已有四年多了,攝影師們對拍攝西溪的熱情也下降了,很久沒看到西溪的好照片了,作為本地評委,算是開個后門,找了這么一組拍攝質量并不高的西溪照片來鼓勵更多的攝影師對西溪予以更多的關注,當然,這組照片還是很真實地展現了西溪濕地公園內的植被在四年多后,已經基本恢復了野趣的自然風貌。
點評:作者的另一組作品《濕地小景:一花一世界》屬于展現微距攝影技巧的花卉攝影作品,不符合本次大賽的要求,而這組作品(圖2、5、6)中的“一葉”之后,陪襯著濕地的影子,比較符合要求。
按照大賽規則,“月度獎公示一周,公示期間,所有網民可以對公示名單中的作品是否違反參賽規則進行監督,對違規者向組委會舉報,經組委會查證屬實,將取消違規者的獲獎資格,舉報郵箱:
shidi0202@gmail.com”。
特此公示。
西溪濕地杯濕地網絡作品創作大賽組委會
2009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