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北部的九江市永修縣,一場生態與經濟和諧共融的變革正在悄然上演。這里以“林長+”制度為引領,以候鳥為媒,以鄱湖為景,以古鎮文化為特色,成功打造出獨具特色的“候鳥經濟”,為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探索出了一條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的新路子。
永修縣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全縣自然保護地8個,總面積達644.66平方公里,濕地面積481.74平方公里,濕地保護率為77.71%,居全省前列。尤其是東北部的吳城鎮,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鳥棲息地,全球鶴類、雁鴨類等候鳥的主要越冬地,全國首個國際候鳥小鎮,地處鄱陽湖國家濕地公園腹地,每年吸引著數十萬只候鳥來此覓食越冬。
為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永修縣積極推行“林長+”制度,構建起了嚴密的候鳥和濕地保護體系。全縣設立各級林長433人,其中縣級林長18人、鄉級林長245人、村級林長170人。各級林長年平均巡林達200余次。同時堅持“天空地一體化”監測保護,高標準打造智慧濕地綜合信息管理平臺和濕地候鳥保護監控系統,運用5G、無人機等技術,將“人巡”與“技巡”有機結合,全面加強越冬候鳥及其棲息地保護和監測,嚴厲打擊非法捕獵、破壞濕地等行為。2023年以來,全縣打擊非法狩獵案20起、占用濕地案5起,修復濕地面積0.56公頃。此外,該縣投入2.4億元,全面完成470平方公里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1359戶2717名漁民順利上岸、轉產就業,吸納一批本地漁民組建專業護鳥隊伍,變“捕魚人”為“護鳥人”,有效減少了人類活動對候鳥棲息地的干擾。對候鳥重點棲息的近40平方公里濕地進行全面修復、提升,累計新增濕地近200公頃,為候鳥提供優質的覓食和棲息環境。實施生態補水、增殖放流和科學分散式建立候鳥食堂等保護措施,建立健全濕地候鳥保護聯席會議制度,全面落實護鳥之舉,成立了全國首家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基地、全省首個跨行政區劃的鄱陽湖環境資源法庭。
在保護的基礎上,永修縣巧妙地將候鳥資源轉化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創新采用仿生態理念,通過“就地取材、循環利用、自然造景”方式,精心打造大湖池、常湖池、朱市湖、獅子山、老虎口五大觀鳥平臺,做到自然與景觀渾然一體、觀鳥和護鳥高度統一,“湖靜、鳥美、鎮悠、人和”的生態畫卷徐徐鋪開。連續承辦兩屆鄱陽湖國際觀鳥周(季)主會場活動,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以及30多個國家的2萬余名觀鳥愛好者匯聚永修。“候鳥經濟”的蓬勃發展促進了鄉村振興,農民增收。當地居民紛紛投身于旅游服務行業,開辦農家樂、農家客棧,提供特色餐飲和住宿服務。吳城鎮新增農家樂、農家客棧40余家,培育鳥導116名,帶動1000余戶農民增收致富,全鎮年吸引游客近100萬人次,旅游收入突破6億元。同時,濕地生態科普教育等研學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2023年以來累計接待研學人數超5萬余人次,創收近2000萬元。
如今的永修縣,在“林長+”制度的保駕護航下,候鳥在藍天碧水間自由翱翔,“候鳥經濟”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在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永修縣將繼續深化“林長+”模式,不斷拓展“候鳥經濟”的發展空間,以“打造永不落幕的國際觀鳥勝地”為目標,深入挖掘濕地候鳥資源稟賦,全力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持續奏響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協奏曲”。
審簽:鄭少忠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