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總結
蘭州大學達爾文協會2010年濕地使者冰涼
回顧這十幾天在尕海的日子,收獲大于付出。不管我們辛苦的成果如何,重要的是經歷了某些事,邂逅了某些人,其中的過程耐人回味。
我做過的:
作為人文小組的一員,主要工作是人文訪談、發放問卷、協助其他組,即宣傳組、認知組和后期的環教組、綠地圖組工作的展開。先說人文訪談,我們先后請艾饒大叔和旦正加同志做我們的向導去當地藏民家里訪談,由于當地特殊的畜牧業,夏天一到年輕力壯的牧民就趕著自家的牦牛群去夏季牧場放牧了,所以留守村子(秀哇村二隊)的就只剩年邁的和年幼的藏民了。多是因為語言不通,再加上家家都養著看守庭院和牲口的藏狗,若沒有當地人當向導,恐怕我們的工作極難開展了。和藏族老人們談話似乎不會有太多共同話題,無非就是拉家常,聊聊尕海的歷史,詢問一下生活情況等等。在好客的藏民家里品嘗到他們民族的飲食自是不在話下,吃油餅,喝酸奶子,還自己動手做糌粑、沏藏茶了。雖然所獲信息具有局限性,但是有個共同的結論:老人們都說毛主席好,共產黨好,現在的生活也好。看到熱情好客又真誠淳樸的牧民臉上洋溢著對生活滿意的笑容,過著悠閑自在的生活,持著對未來生活積極樂觀的態度,我們也欣慰極了。漢藏友好、和諧相處的畫面從此印在我心上了。
當時不知哪來的膽子,兩三個人徒步行走一個小時,跑到鄉政府、鄉衛生院、中心小學就去訪談,也沒出示任何證件,就憑著一身迷彩服和一頂帽子讓他們接待我們。幸好藏民朋友善良樸實,我們未曾遭到拒絕。這些有文化的人畢竟不同了,語言溝通上的障礙少了很多,我們了解了當地的草場承包、新村建設、教育、衛生醫療、文化等的一些情況。一次一次的談話中倒感覺我們是一群有道德的“賊”了,“竊取”了好多信息后,答應用成果匯報作為答謝,郵寄過去,也包括我們的合影照。
于我而言,做問卷調查是一份輕松的工作,問卷設計的對象是來尕海觀鳥基地觀光的游客,所以趁游客們游玩一圈后在亭子里休息時,我們就及時地把問卷送上,一邊做問卷,一邊介紹濕地和我們的隊伍,我們的工作往往在與來自天南海北的游客的輕松愉快的談話中結束。但是做問卷并不總是順利的,要看天氣,陰雨天游客少,自是于工作不利了,另外高原特有的多變的天氣也給我們的工作增加了難度,往往是上午太陽曬得人暖洋洋,下午忽而陰云密布,水天一色的藍,還有那高原的風吹得人臉發紫,使得本該十天完成的工作又延誤了兩天。不過,在做完回收的問卷統計后,將一份很不成熟的調查報告交給了甘肅尕海則岔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也算是了卻了一段小小的心事。
在8月16號的碌曲縣人民會堂前的廣場上的大型宣傳活動中,原屬于我的小喇叭工作徹底被一張DVD取締了,它講尕海濕地的情況,內容廣而細,還較權威,再看看自己準備的資料,真是相形見絀啊!那天是特別的一天,是甘南舟曲縣遇難的第八天,全國為之默哀的第二天,便沒有播放環保歌曲;正巧,那天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中午我們一隊人和在管理局工作的趙大哥一起吃了頓飯,也算過節了。于是我就當起通訊員來,拍照,聯系主辦方,聯系回保護站的車。再有空我就學著其他隊友的樣子向碌曲縣人民講解濕地、講解圖片。
作為購物員,該去的商店都被我逛了,油鹽醬醋、面、米、蛋、菜也都被我拎過了。另外,我不只是會買吃的,給大廚們打打下手:切個菜,刷個鍋也還是可以的。期間偶得幾次機會可以一展我三腳貓的燒菜功夫,飯是熟了,可味道很是平淡,還好能吃!
沒做的:
多多少少有點遺憾,不過影響不大哎(我這樣安慰自己):
隊伍兩次組織去尕海湖對面的郭茂灘,可惜我一次也沒跟過去考察,未體驗到那來回要走八個小時的過程可真是“虧”了,呵呵。
沒去夏季牧場,沒有了解到當地年輕藏民的想法,未獲得最真實的第一手資料,有些遺憾!
三番五次地說要去觀鳥,可是要么是天氣原因,要么是個人原因就是沒有正規地觀過鳥!
活動將近尾聲,自認為獲得的經歷比其他隊友多,當然被蜜蜂蟄,被沒有牙的老藏狗“親吻”,騎大叔家的馬,還結識了兩個舟曲的朋友也不例外了。就此而言,也不枉此行了,呵呵。
經歷了,也就珍藏了一段記憶。那些花兒還在開,開在每個人的心中!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