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野菜烙饃
昨天剛下了一場小雨,從我家涼臺上又能看見三個山脊了,其實,那山脊實際上就是三道塬,崗上村哪兒算一道,陳東村哪兒算一道,最后可見的就是張汴塬了,這三道塬都說不上奇險,但很秀氣,特別是那綠色,每一次目及,都逗的人非常眼讒。
最近一段時間最低氣溫一直維持在十度以上,心想,水渠旁疏林下的馬齒筧,肯定會長的嫩滑可愛,正是做菜饃的好時候。于是剛做完廚房的家務,便邀請老伴一塊去田野享受自然風情,老伴因腰椎間盤突出行動不便,針灸了一個月左右,癥狀已見好轉,可還是不能多走路,我想讓它躺在后坐上,到目的后再下車看草木百態,呼吸它們賜予的養生負氧離子。老伴說,我不去了,你一個人去吧,路上開車慢點兒,見有野菜什么的,就摘一些回來,中午咱們吃野味兒。我說,隨緣吧,碰上了我就不會錯過,但我不會克意去追求。說是那樣說,其實,我心里早有那意思。
半個小時車程,我就把我的代步工具停在了一片荒蕪果園旁,這里是近郊,撂荒的農地很常見。打開后備箱取出兩個塑料袋,按下中控鎖,這才環顧四周,調動神經末梢感覺這里的美麗。空氣涼涼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沁入心脾,臉上有一種感覺,很象孫子的小手涂了雪花膏在輕輕的摩擦。習慣成自然,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構杞芽,嫩嫩的,掛著晶瑩的露珠,在陽光中熠熠生輝。我憑著手的感覺測試芽的適口性,很快便把那一片一掃而光。接著往前走,見到了灰條菜,莧菜,很快也見到了馬齒莧,都是憑著手的感覺,很快,袋里鼓起來了,當然手邊兒還有很多灰條、莧菜、馬齒莧,夠了,采多了也是浪費,于是收工,打道回府。
到家后,先是把采來的馬齒莧從裝有各咱野菜的袋子里撿出來,然后放到框子里洗凈涼起來。然后是攪面糊,稀稠以加菜后放到烙饃鍋里不流為佳,下來是把菜垛成餃子餡狀加到面糊里,再下來就是挌鍋,鍋底抹油,往鍋里放和好面糊,待上面看不見生面糊時就可以翻了。烙熟后,切塊,切成大小四公分左右大小放入盤子,下來和水,能吃蒜的最好搗些蒜泥,然后不醋,水,鹽,油或芝麻醬,然后就可以用筷子挾上菜饃醮水吃了。吃起來鮮嫩可口回味悠長,保你吃這回肯定會想著下回。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