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世界候鳥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在市林濕服務中心鶴類繁育保護站拉開帷幕。這不僅是一次知識的傳遞,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它在人們心中種下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種子,讓這份對自然的熱愛與守護在遼河口濕地上,持續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動人篇章,向著和美永續的未來大步邁進。
活動伊始,盤錦市林濕服務中心主任李玉祥帶著40余年沉淀的豐富經驗開啟了關于鳥類監測與保護的精彩講解。他以丹頂鶴為切入點,從“遇見”說起,徐徐展開一幅鶴類的宏偉圖景,“世界上共有15種鶴類,中國分布有9種,是鶴類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 他的話語里滿是自豪。
隨著講解的深入,他闡述了我市在丹頂鶴調查、人工繁育丹頂鶴方面所取得的豐碩成果,以及對丹頂鶴西部遷徙種群產生的積極影響。他還著重提及了丹頂鶴野外放歸工作的重大意義,“這不僅是對野外種群數量的擴充,更是我們對恢復生態平衡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在互動游戲環節,學生們全情投入到鳥類剪影拼貼游戲中,不一會兒,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鳥類群像便呈現在眾人眼前。千紙鶴折紙讓現場充滿了溫馨與希望,學生們折出一只只千紙鶴,寄托著對候鳥的美好祝愿。在心愿墻前,他們紛紛留下寄語,字里行間,盡是對濕地、對候鳥的深情關愛。
學生們興致勃勃參觀鳥類標本。
在一片歡聲笑語中,鶴類繁育保護站站長于長斌和工作人員趙仕偉帶著大家參觀了站內的鳥類標本。丹頂鶴、黑嘴鷗、翹鼻麻鴨等標本依次陳列,每一件都仿佛在訴說著鳥類的神奇故事。學生們和志愿者們圍繞在標本前,聽得入神。
最讓大家激動不已的是與今年我市人工繁育丹頂鶴幼鶴的親密接觸。當看到幼鶴活潑靈動的身影,孩子們眼中滿是驚喜,發出陣陣驚嘆。“這些小家伙太可愛啦,我能給它起個名字嗎?”“它們長大后會不會飛回來呀?”一時間,保護站內充滿了孩子們純真的問話。
鳥類遷徙,這大自然賦予的奇妙現象在遼河口濕地上得以生動演繹。遼河口濕地位于東亞——澳大利西亞和東亞——西太平洋兩條候鳥遷飛路線上,每年有超過一百萬只鳥兒在此遷徙停歇、繁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繁殖地、越冬地及遷徙停歇地,作為關鍵的“能量補給站”,為鳥兒順利完成遷徙提供了堅實保障。
“通過這次活動,我深刻認識到了濕地保護的重要性,以后我會更加積極參與到保護濕地、保護候鳥的行動中,為鳥兒們留下一個安全、安靜的棲息家園。”學生呂澤楷認真地說,而學生李美含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她的話語里滿是對大自然的敬畏與熱愛。
此次活動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國際鶴類基金會指導,盤錦市林濕服務中心、遼寧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主辦。后續還將開展公眾參與有獎云競答、校園手抄報繪制比賽等活動。
本報記者 李博/文 葛玉成/圖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