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為修復“地球之腎”——濕地,通過共建共治、共建共管、共建共享的“三共模式”,爭取省級資金1千多萬元,完成濕地保護與修復項目5個(項目數位居金華第一),退耕還濕面積26萬余平方米,大力開展親水、濕地宣教等活動,打造室外濕地宣教場所,實現濕地保護與利用雙贏局面。目前該市已創建東白山、東陽江2個省級濕地公園,東陽市林業局被評為“高質量森林浙江建設目標責任制考核優秀單位”“全省濕地保護修復工作成績突出集體”,并承辦金華市濕地保護管理現場會,推廣東陽市濕地保護工作經驗。
一是共建共治,退耕還濕換新貌。合理布局,做好頂層設計,2015年出臺了《東陽市濕地保護利用規劃》,使濕地保護工作有據可依。市林業局監管統籌,相關鄉鎮街道開展常態化、規范化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置。針對巡查中發現較多的毀濕種菜現象,市林業局對癥下藥,堅持每年開展濕地生態修復工程。2018年以來,爭取省級補助資金1千多萬元,完成濕地保護與修復項目5個,充實了濕地公園的植物配置,重建了良好的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維護了濕地生態系統的穩定和生物多樣性。
二是共建共管,濕地生態煥新顏。以“五水共治”“河長制”“林長制”等為抓手,共建共管,大力推進濕地生態修復治理體系建設。為最大程度保護東陽江省級濕地公園自然原生態水岸,廊道辦建設生態廊道,堅持“不砍一棵樹”“路寬不超過3米”等生態保護原則;文旅部門在合理利用區設置無廢游輪,開展親水游憩等水上活動;林業部門以林長制為抓手加強監管,充分發揮林長作用,將濕地保護、巡查、防火等措施落實到位,推動濕地管護工作邁向新階段。
三是共建共享,打造宣教新樣板。以共建共享人人參與為導向,大力推進濕地生態文化體系建設。在濕地探索綠道,增加濕地探索解說標牌。在濕地生態修復過程中,為濕生植物樹立標識標牌,打造室外濕地宣教場所,讓公眾在飯后散步、生態休閑、自然體驗的過程中獲取濕地植物認知。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濕地保護科普宣教活動,增強全民濕地保護意識。在“世界濕地日”“愛鳥周”等重要節日,通過舉辦攝影展、觀鳥活動、親水游憩等水上活動等,組織公眾積極參與濕地保護宣教活動,提升公眾參與率和知曉率。
濕地保護是一項長期系統的過程。下一步,東陽市林業局將繼續從堅持高位推動、強化資金保障、理性借智引力、文旅體驗精品化、動員公眾參與等方面入手,全面促進濕地保護工作新跨越。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