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事物都有兩面性,既想保護“狼利”,就不能一點兒狼害也沒有,這不符合事理,當然以人的能力不是不可能,但同時“利”也就沒有了?,F在,時有一些本土野生動物進入人居區域的報道,如上海貉出沒,南京、杭州等地野豬進城,云南亞洲象上路,黑龍江有農村出現東北虎,內蒙古牧區狼入羊圈等。因為對人有騷擾、困擾,有的造成經濟損失,有的兇猛動物還可能威脅人的生命安全,使人害怕、不安,以致野生動物進村入城似乎成為不得了的事情,有的出動警力管控追捕,有的圍堵野生動物使其難以出逃。如果認為這些是伴隨保護野生動物的“利”而帶來的“害”,在保護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社會是不是也得概括承受一些,既然人和野生動物是利益共同體,就不能只喜歡其利,而拒絕其害于千里之外。
野生動物進村入城、捕食家畜,人在各種場景與一些野生動物不期而遇,從根本上說也是自然規律使然,只要不傷人最好以平常心看待。野生動物是活動的,尤其草原等空曠地帶其活動范圍很大,包括固定的長距離遷徙路線等,保護野生動物并不能指定其活動地域、改變其生態習性、限制其自由之身。自然保護區多選擇野生動物集中分布區建立,意味著還有更廣闊的零散分布區、自然游蕩區,當然也包括農村、城區等。野生動物怕人,一般多主動避開人口密集活動的地方,但不能排除一些動物也好奇人類社會或誤撞誤入或為了填飽肚子冒險捕食家畜等,從而進入人居區域。而且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需要有自然的一面,保護野生動物時不時現身于人居區域,應該是好事一樁,否則沒有相處對象談何和諧。
人們擔心野生動物進入人居地區特別是人口密集的城市,會引發和人的沖突,影響人與野生動物和諧相處,據此有人認為是過度保護導致局部過飽和,主張進行種群調控,防范數量暴增等。其實,這些變化都是近期才有的,反映這些年加大保護取得了一定成效,不過許多地方食物鏈并未完全恢復,實現生態平衡還是遙遠的預期,如一些地方粗生繁殖快的野豬比較多,損毀莊稼,就是因為沒有狼等捕食動物,而絕大多數野生動物包括狼,其種群數量也就剛剛緩過氣來而已,遠談不上多到泛濫成災。至于說引發和人的沖突,野生動物大多都是路過、誤入或另有捕食目標,城市陌生環境和人為營造出來的緊張氣氛,它們怕的要命,逃都逃不及,那有閑心和膽量毀物傷人,要有和人的沖突,那一定是人逼出來的。
這提醒我們有必要科學認識野生動物利與害的兩面性,友善合理地對待偶爾出現在人居區域,引發人的關注或給人帶來不適、困擾甚至造成經濟損失的野生動物。常說健康的生態系統富有漲力或彈性,能夠承受環境的不利變化,看來人類社會在對待野生動物上也需要一定的漲力,在獲取野生動物生命世界無盡好處的同時,能概括承受伴隨而來的一些害處。而不要一有野生動物進村入城或有些經濟損失就是了不得的事件,那反映社會系統在應對自然環境變化上太過脆弱,實際也是只要其“實在的利”不要其“潛在的害”的具體表現。
問題是甘蔗沒有兩頭甜,有利就有害,兩害相權取其輕才是上策,而非一點害都不能有,人與野生動物的歷史就是這樣過來的。巴州林草局答復人大代表組建專門力量解決狼害的建議中,提出采取積極預防措施,把狼害控制到最小,而暫不進行種群調控的意見,蘊含著人、狼兩利的思想,值得稱道,相信建議人會滿意的。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