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濕地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為中國沿海地區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生態服務,然而對它的保護卻不容樂觀。
遼寧盤錦保護區的丹頂鶴。圖片來源:Alamy
今年7月,在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之一(位于江蘇鹽城),被納入了世界自然遺產。這是中國第一塊濱海濕地遺產,也是世界第二塊潮間帶濕地自然遺產。
濱海濕地是連接海洋和陸地的重要過渡地帶,是許多海洋生物的繁殖育幼棲息地,包括珊瑚礁、紅樹林以及淺海海床等多種類型,被認為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高的生態系統。與此同時,濱海濕地和它支撐的生物多樣性所提供的生態服務是極為重要的生態財富。例如,濱海濕地中豐富的食物來源能夠為水鳥的繁育、遷徙、停歇和越冬的提供可靠保障。
據統計,每年在中國濱海濕地棲息的鳥類種類超過250種,約占中國總水鳥種類的80%,數量高達數百萬只,這其中不乏丹頂鶴、黑臉琵鷺和東方白鸛等瀕危鳥類。此外,濱海濕地還具有截留和吸收營養物質、凈化水體、控制土壤侵蝕、保護海岸線等多種調節服務功能,比如紅樹林能夠有效抵御和減緩臺風、風暴潮等自然災害的威脅,海藻床或海草床能夠通過吸收水體中的氮、磷等元素起到水體凈化作用。
東方白鸛 (Image: Ltshears)
中國40%的人口、50%的大城市和60%的GDP都在濱海區域,可以說,沿海區域的發展和濱海濕地的生物多樣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通過一組數據,我們來深度解析下這層關系:中國大陸和島嶼岸線長達32000公里,海洋面積近300平方公里,已知的海洋生物物種超過2萬種,占世界總數的10%。其中,海鳥類占世界總數的23%,魚類約占14%,有捕撈價值的魚類約2500種,蝦蟹類約800種,藻類100種,此外還有中華鱘、中華白海豚、海龜、鱟、儒艮等中國特有種和世界珍稀種。而中國每年從海洋中捕獲的水產品達1300萬噸,占全國總水產品產量的20%,產值約2000億人民幣;另外,許多海洋生物還是醫藥行業重要的藥物來源,已知具有藥用價值的海洋生物約1000種,其中含有抗癌物質的生物約占250種。
但與此同時,濱海濕地也是受人類活動干擾影響最大的、破壞最嚴重的、生物多樣性下降最明顯的區域——由于過度無序開發、環境污染和違規捕撈作業等活動,在過去半個世紀里,中國已累計損失超過50%的溫帶濱海濕地,73%的紅樹林和80%的珊瑚礁。近海棲息地的大面積消失退化,生態連通性顯著下降,從而導致海洋物種豐富度持續銳減,瀕危種類數量逐年上升,海洋生物多樣性處于嚴重衰退中。例如,在深圳飛速發展的近40年里,紅樹林面積縮減了一半,水鳥數量僅剩下不到先前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見,中國濱海濕地生物多樣性狀況不容樂觀,若繼續下降或喪失,不論是中國人每年近2000億的海產捕撈,還是努力發展的藍色經濟,都將大打折扣。
隨著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中國采取了多項積極措施來改變目前的被動局面。以“發展中保護、保護中發展”為指導原則,大力加強海洋生物多樣性管理保護,通過修訂完善《海洋環境保護法》、設置海洋優先保護區、優化海洋空間開發、建立海洋生態破壞終身追責制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2016-2017年相繼出臺的《濕地保護修復制度方案》、《關于加強濱海濕地管理與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全國濕地保護十三五實施規劃》為濱海濕地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2018年依據《關于加強濱海濕地保護嚴格管控圍填海的通知》開始的圍填海整治也推動了保護和規劃目標切實落地。
迄今為止,中國已建立各級海洋自然/特別保護區 250余處,總面積約為 12.3 萬平方公里,占管轄海域面積的 4.1%。其中近岸海域洋保護區面積3 .7 萬平方公里,占中國近岸管轄海域面積9.7%。保護對象包括中華白海豚、文昌魚、中國鱟、珊瑚等物種,以及紅樹林、珊瑚礁、河口濕地和海島等生態系統。從2011年至今,已經分5批建立了42個國家級海洋公園。目標是到2020年,海洋保護區面積占全部管轄海域比例達到5%。
中華白海豚 (Image: Alamy)
然而,當前中國濱海濕地的保護比例約24%,仍遠低于全國濕地保護率(43.5%),形式非常嚴峻,要想真正實現對濱海濕地和海洋生物多樣性的有效管理和保護,仍然有不少工作需要完善。例如,在法律層面,已有的濱海濕地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尚未形成完善的體系,缺乏有效法律保護依據,尚無專門的濱海濕地立法;在管理層面,存在諸多體制機制沖突,尚未建立統一完善的協調機制;在公眾教育層面,有關濱海濕地和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宣傳與教育仍較滯后,公眾對其生態功能和服務也缺乏足夠的認識;在科研保護層面,當前大多數濱海濕地的保護工作都圍繞水鳥尤其是瀕危遷徙鳥類展開,對漁業資源的關注和保護行動較少。
此外,海洋保護區面積比例小,保護對象有限,保護地分布與保護重要性程度不匹配,加上資金不足、缺乏較為完善的資源調查和監測體系等因素,嚴重制約了中國濱海濕地的保護和修復。希望在后續的管理和保護中,上述問題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注和重視。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