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局宣傳辦公室給各省下發文件,對各省、各單位宣傳工作進行考核。其中一項就是在關注森林網發信息的數量。上了關注森林網很容易發現,那里的操作系統和濕地中國網很相似。而且在濕地網上發表文章呢,可以同期在關注森林網發表,一舉多得。
河北有好多的濕地,我們作為省林業局的宣傳機構,中國綠色時報的河北記者站,圍繞濕地組織了各種各樣的采訪活動,同時也撰寫了好多的文章。濕地是我們人類要保護的地球之腎,是生命元素最多的載體,濕地之靈、之秀、之韻讓人為之著迷。我選擇濕地網發表照片的文章也是基于這個原因。
我是一個綠色時報駐站站長,也是一個攝影愛好者。吉林采風之行,得遇向海的劉偉老師介紹了濕地中國網,上來一看,覺得在國家林業局的網站中這是一個做的比較好的網站。
只是感覺這個網站有做的不嚴密的地方,今天看到鄧侃處長的文章,看到劉想的文章,看到了好多人以游客的身份在這里胡言亂語,感覺總想在這里說點什么。
說實話,我并不認識劉想,但對劉想的文章卻不陌生,到這里,我看的最多的文章當然是劉偉的,我的入門老師;看到的圖片最多的是老Y的;看到最有深度和思想的文章還是劉想的。
一個人寫文章,最多的看其不僅僅是文學的羅列,而是其內涵,是其文韻。
劉想對西溪之愛無不體現在字里行間,至于說說他對濕地的貢獻,不管別人是夸是評,不是我一個外行人所能評價的。鄧處長已經說的非常明白了。
我們工作總是和各種各樣的網站交流,比如交流攝影作品上“太行攝友網”,“東北風攝影網”,“佳友在線”,學新聞上中國林業新聞網,發布信息上關注森林網、國家林業局網站等。交流多,學的多,而且朋友之間真誠相對。
近日來,總覺得濕地網上有一些不和諧的元素。不管是對劉想的,還是對別人的。我覺得在我們行業內部的網站,為什么有這些不文明、不負責的說法存在。而且有攻擊人的語言存在。
我覺得,濕地網上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比如:在別的網站,發言是要注冊的,是有留下足跡的,是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的。因為我們從濕地網的角度來看,網絡不是虛擬的,對于我們這種行當的高端網站來說,更應該凈化空間。不能是游客就可以隨便對篇文章發表不當言論。
而且從推薦上來看,有一臺計算機、一個IP地址就可以對一篇文章推薦若干次,寫的一點不好的文章可以推薦成精華作品。顯然是對網站文章的不負責任。應該有設置限制的辦法。
從對文章和圖片的評論上看,我們想看的文章沒有被推薦。相反好多評論的內容可以是自己去寫,也可以多次地評論一個人的作品。我覺得一個網站做到這一點并不難。
只是希望這個網站做的更嚴密些。為我們的濕地保護事業多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