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話鄱陽湖區候鳥?
?17~20日,我們與北京林業大學師生、林業和電力部門專業人員連續奔波在南昌高新區鯉魚洲/將軍洲、新建區成新農場/朱港農場,關注鄱陽湖及濱湖農田鶴類和雁類動態,共同探討人鳥沖突與鳥線和諧,與氣象、水文、濕地、生態環境和氣候變化與鄱陽湖濕地,與媒體人探討鳥類數據與生態的正能量宣傳……
調查研究初步結果?:
1 鯉魚洲藕遇白鶴/五星藕田白鶴,2024年11年下旬出現越冬白鶴高峰值2300~2700只。12月上旬、中旬,藕田白鶴數量下降至1300~1400只,呈現早、晚白鶴數量高,上、下午白鶴數量有所下降的晝夜變化。
2 成新農場、朱港農場農田覓食白鶴多為來自鯉魚洲藕田,其頸脖羽色有銹紅色烙印,12月20日遇見的兩個鶴群,分別為50只和120只。
3 余干康山插旗洲田園鶴谷/白鶴洲,12月8日“逢八監測”結果,白鶴數量有所增加,經考證有來自南昌鯉魚洲的白鶴群。
4 結合2023年越冬季的相關調查研究,南昌鯉魚洲藕田,受連續種植蓮藕的影響,藕產量持續下降,白鶴等越冬候鳥的承載能力有所下降,藕遇白鶴由覓食地功能演變為兼有夜宿地功能。這可能與藕田東側紅旗聯圩外的王羅湖、程家池等湖中子湖干旱缺水有關。
5 鄱陽湖生態修復,讓白鶴等越冬候鳥早上回歸鄱陽湖乃至長江中下游天然濕地,妥善解決人鳥沖突,促進人鳥及自然和諧共生,是我們亟待努力的方向。
6 是農田鳥多了,還是周邊棲息環境發生了改變?生態好壞,需要用綜合指標體系來評價的。發展是硬道理,在營造生態正能量宣傳氛圍的同時,以發展促保護,用保護來促進社會經濟生態協調發展。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