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鹿鳴,翩翩鶴舞,這是一片充滿生機與希望的土地,這里棲息著680種脊椎動物,包括400多種鳥類、200多種魚類和多種兩棲動物、爬行動物。
這里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潮間帶灘涂,支撐了丹頂鶴、黑嘴鷗等17種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物種的生存。
這里是“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路線上數百萬候鳥的停歇地,是全球鳥類遷徙的重要驛站。
這里是江蘇省鹽城市,在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成為我國第54處世界遺產,第一期提名地全部位于鹽城,總面積18.64萬公頃,占16處提名地總面積的42%。
和中國其他所有17項自然遺產及復合遺產不同的是,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大部分遺產地為海域,填補了我國濱海濕地類型遺產空白,成為全球第二塊潮間帶濕地遺產,也是中國的世界自然遺產從陸地走向海洋的開始。
隨著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申遺成功,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東部沿海曾經因發展經濟而消失或受到損害的濕地,將逐漸獲得科學的修復和恢復。
江蘇省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綠草如茵,一群麋鹿正穿越河谷。孫華金攝
獨享美食(勺嘴鷸) 孫華金攝
PART1
獨特自然資源及地理位置
世界自然遺產是國際上公認的最具含金量的品牌,是具有全球價值的城市名片。申報世界自然遺產之路是艱辛的,但實際上,提名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自然遺產項目,符合項有多少并不是申報的核心,其獨特性和唯一性才是關鍵。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自然資源、保存完好的原真性生態系統成功申報世界自然遺產。
濕地是大自然贈予的寶貴財富,被稱為“地球之腎”,具有較高的生物多樣性。黃海濕地草木蔥蘢,長江、黃河裹挾的泥沙在此沉積,隨著時間的推移,形成大片灘涂,孕育著太平洋西岸和亞洲大陸邊緣面積最大的海岸型濕地。豐富的資源為不同食性的水鳥提供了食物,例如水生植物的種子、葉和塊莖,以及浮游生物、無脊椎動物和魚類等,吸引大批鳥兒在這里補給小憩、繁衍生息,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丹頂鶴越冬地,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種群。夕陽西下,好一派“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寧靜景致。
據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鳥類保護伙伴委員會對該遷徙路線上1030個保護區及候鳥棲息地的重要性評估結果顯示,鹽城境內的黃海濱海濕地位列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系列重要候鳥棲息地之首。
遺產地區域內有17個物種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物種:1種極危物種(勺嘴鷸);5種瀕危物種(黑臉琵鷺,東方白鸛,丹頂鶴,小青腳鷸,大濱鷸);5種易危物種(黃嘴白鷺,卷羽鵜鶘,鴻雁,寡婦鷗,黑嘴鷗)。勺嘴鷸、小青腳鷸、大濱鷸等幾種鳥類的生存非常依賴于鹽城濱海濕地及其鄰近地區。
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院長雷光春認為:鹽城同時具備森林、海洋、濕地三大生態系統,其輻射沙脊群和潮間帶濕地都是獨一無二的。同時,鹽城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原真性保護得非常好,每年有20萬到30萬只越冬候鳥在鹽城棲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還有300多萬只遷徙停歇的候鳥。
起舞弄清影 孫華金攝
PART2
齊心協力創申遺典范
過去幾十年間,我國東部黃海和渤海灣所發生的劇烈變化,在世界范圍內的海岸變化案例中都是少見的。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人口稠密,不斷有材料指出大型的土地利用項目造成了候鳥棲息地的消失,包括工業項目、耕作、水產養殖、旅游休閑發展及風力發電項目。同時有材料指出,遺產地的捕魚量已經超過維持生態平衡的水平,過度捕撈的行為造成了一些物種的數量銳減。另外,入侵物種如互花米草也對鹽城候鳥棲息地產生了負面影響。
面對如此壓力,鹽城市多年來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充分發揮灘涂資源優勢,把濕地作為寶貴家底加以呵護。鹽城黃海濕地申遺成功,贏得了世界的認可,為我國東部沿海地區自然遺產的保護與合理利用提供了創新典范。
鹽城市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爭創國際濕地城市,以兩個自然保護區和一批濕地公園為主體,實施濕地生態修復工程,編制了緩沖區退漁(耕)還濕五年行動計劃,引導改變現有種植養殖方式,逐年分批退漁(耕)還濕;出臺《鹽城市濕地保護修復兩年行動計劃(2019-2020年)》,建立健全濕地保護管理體系;發布重要濕地名錄,建成全市濕地保護管理信息系統,對全市76.94萬公頃濕地實行名錄管理,全面完成市域范圍內重點濕地名錄和一般濕地名錄的認定發布;實施濕地修復工程16項,開展城市河道景觀形象提升工程;建立完善濕地科普宣教體系,提高濕地科研監測能力。
從1983年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開始,幾代保護區人守護著鹽城濕地珍禽自然保護區這片灘涂。59歲的呂士成,1984年進入鹽城珍禽自然保護區工作,至今已35年。每到蘆花飄飛的季節,丹頂鶴翩然而至,那一刻他是幸福的,他說:“我總堅信,那里面一定有我們帶大的丹頂鶴。”在呂士成等幾代科研人員努力下,保護區丹頂鶴的人工馴養、育雛及繁殖等系列工作全部完成,相關科技成果多次填補國內空白。
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小新河管護站站長李國濤說:“我們工作站主要負責北核心區,每天巡護40到50公里之間,主要巡護內容是察看鳥類棲息地、巡護水下資源、查看植被生長情況,以及灘涂、海邊日常巡護。”。
生態攝影師李東明是“勺嘴鷸在中囯”非政府組織的志愿者,9年來,他往來穿行于茫茫灘涂之上,翻過車、落過水,吃盡苦頭,但樂在其中。一次在人跡罕至的灘涂荒野拍攝黑臉琵鷺,一不小心陷入沼澤泥潭,淤泥從小腿漫過大腿,越掙扎陷得越深,好在陷到腰深時,被趕海的漁民發現,伸來一根長棍子讓他抓住,一群人喊著號把他像拔蘿卜一樣拔了出來。
正是這樣從上到下齊心協力的努力,才讓勺嘴鷸、中華鳳頭燕鷗等眾多珍稀鳥類安全遷徙繁衍。
我欲飛翔(普通燕鷗) 孫華金攝
PART3
申遺過后,任重道遠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包括兩個遺產點,分別是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江蘇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南段與東沙實驗區(被命名為YS-1,含354.69平方公里的條子泥地區),江蘇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段(被命名為YS-2)。遺產地第一期包含5個保護區:江蘇大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蘇鹽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蘇鹽城條子泥市級自然保護區、江蘇東臺高泥濕地保護地塊及江蘇東臺條子泥濕地保護地塊。二期申報涉及遼寧、河北、山東等相關保護地。
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鹽城市開展首屆生態衛士評選,對評出的5位杰出代表進行表彰,并舉行隆重的頌獎儀式。組成首屆生態衛士宣講團,在各個縣(市、區)巡回演講。在鹽阜大地引起強烈共鳴。
鹽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野生動物植物保護站副站長、鹽城市首屆生態衛士田偉感慨地說:我們宣傳保護的理念,就是號召大家積極行動起來,參與生態保護行動。打造一個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好的美麗鹽城。人人保護生態環境,個個愛護自然資源。肩負起保護世界遺產的歷史使命。全面打響大美濕地、英雄濕地、母親濕地、知名濕地、時代濕地品牌。全力展現東方濕地城市生態之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美!
鹽城市申遺辦主任吳其江表示,“申遺,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沿海濕地,它將倒逼鹽城加快產業轉型,增強保護沿海灘涂濕地意識,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格局。”
如何更好地保護沿海濕地,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為可持續發展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則需要越來越多的人投身于保護我們共同家園的行動中,從自身做起,保護環境,愛護野生動物,積極踐行保護綠水青山就是保護生命家園的理念。
“鹽城黃海濕地的突出價值得到認可,更加堅定了我們推動濕地保護管理的信心。今后,鹽城將繼續加強國際對話、交流與合作,更加主動地融入全球生態系統治理,共同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一起守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在世界遺產地提名表決后的發言中,鹽城市市長曹路寶向世界發出邀請:來大美鹽城,感受奇妙的輻射沙脊群、百萬只候鳥的幸福天堂、灘涂濕地“鶴舞鹿鳴”的獨特魅力。
7月12日,鹽城市委書記戴源一行來到鹽城市東沙島,實地察看世界遺產保護情況,強調要接照自然發展規律科學研究保護機制,將資源優勢有效轉化為發展優勢,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路徑。切實做好生態保護這篇大文章。堅持保護為本,進一步放大世遺品牌效應。推動生態保護和旅游發展相得益彰。全面打造好鹽城好生態這張“金名片”。
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巡護舟船,在保護區周邊海上巡護,打撈海上漂浮物,清理水上灘涂垃圾,同時巡察保護珍禽,嚴防不法分子捕獵。陳國遠攝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