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臺縣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疫源疫病監測工作經驗及成效
高臺縣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張掖市西北部,黑河干流中游下端,濕地資源極為豐富,區域分布有植物385種、脊椎動物206種、昆蟲892種,是我國西北內陸濕地生態系統的縮影。同時它又地處我國候鳥三大遷徙途徑西部路線的中段地帶,是多種珍稀瀕危鳥類遷徙途中的停留棲息地和中轉站,每年有幾十萬只候鳥從這里遷徙。近年來在省、市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主管部門的領導下,我縣疫源疫病監測工作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一、多方協調,健全完善監測機構
為了搞好黑河濕地保護區國家級級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的監測工作,通過積極爭取,2007年國家林業局批準成立了“高臺縣國家級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2011年4月16日國務院正式批準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際,取得了高臺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及六個內設機構28名干部職工的編制,現已配備人員22名。同時,在保護區內設立疫源疫病監測站3個,監測塔3座,觀鳥屋2個。另外,為提高保護區人員的監測水平,通過舉辦和參加上級業務部門培訓班、自學、函授等多種途徑,為監測人員創造業務培訓學習機會,不斷提高監測人員的技術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
二、廣泛宣傳,努力提高疫病防范意識
我局每年利用世界濕地日、愛鳥周等活動,采用張貼標語、懸掛橫幅、印發宣傳資料、出動宣傳車、播放專題片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保護野生鳥類及其棲息地的重要性和禽流感預防等科學知識,提高了全社會的防控意識,特別是春秋兩季鳥類遷徙的時間,定期出動車輛進行宣傳,使保護區及其周邊已形成了群防群治的社會氛圍,有利推動了我局防控工作的有序開展。
三、強化措施,嚴格監測程序
各監測站點科學設置野生動物觀察點、巡查路線和監測樣地,加強對重要野生動物集中分布地和鳥類主要繁殖地、停歇地、遷徙走廊帶及相關環節的疫情監測。在春秋季鳥類遷徙的季節,各監測站全體人員到崗到位,放棄節假日休息,局機關實行24小時值班制,每天疫病零報制、日報制,制定了《野生動物疫源疫病應急預案》。嚴格按照“勤監測、早發現、嚴控制”的要求,遵循處置程序,及時做好現場處置、情況上報、采集送檢樣本、信息整理存檔等工作,確保野生動物重大疫情第一時間發現,第一現場處理。2013年3月,在明塘湖水庫發現不明原因的大天鵝死亡,我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赴進行處置,并將情況上報省野生動植物管理局,死亡天鵝送檢后排除了禽流感疫情,多年來,由于我局的扎實工作,區域內沒有發生過重大疫情,確保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同時,在每年的春秋季節,我局還自籌資金購買玉米、小麥等鳥食,分別在侯鳥聚集的明塘湖水庫、馬尾湖水庫、大湖灣水庫等地撒放,吸引侯鳥覓食,為侯鳥遷徙越冬創造了條件。
四、開展調查,掌握基礎資料
為摸清全縣濕地野生動物狀況和動態變化,完善野生動物多樣性信息庫,2013年在全縣范圍內組織開展了濕地資源調查工作。經調查統計,全縣共設置動物監測樣線20條、樣點25個,監測記錄野生動物52種74046只(頭)。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4種,國家三有動物35種,省“三有”及重點保護動物4種。
五、實施生態工程,改善棲息環境
近年來,為了改善濕地野生動物棲息環境,我局先后爭取實施了《高臺縣黑河濕地恢復保護示范區項目》、《甘肅黑河流域中游濕地恢復與治理二期工程》、《高臺縣黑河濕地湖泊生態恢復保護示范區項目》等生態工程。通過湖泊治理、植被修復、濕地補水、圍欄封育等生態工程措施,有效遏制了濕地面積萎縮的趨勢,濕地生態功能顯著改善,候鳥棲息環境保護逐年得到加強。
六、嚴厲查處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
協調縣屬相關部門對本地區的市場、賓館、酒樓、養殖場等野生動物經營、運輸、養殖場所及經常發生非法獵捕候鳥等野生動物的重點地區進行全面檢查,重點打擊非法獵捕候鳥等野生動物和非法收購、出售、加工、運輸、走私保護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的違法犯罪活動,對典型的案件及時曝光,有效震懾了違法犯罪分子,教育了廣大群眾。
七取得的成效
經不懈努力,水生態環境得到及大的改善,水清了,地綠了,植物茂盛了, 濕地植被不斷恢復,濕地地表、地下水源得到補充、沙漠對濕地的威脅減弱,濕地生態多樣性功能逐步恢復; 降雨量逐年增高、空氣濕度不斷加大,棲息候鳥數量和種類明顯增多、特別是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鸛棲息和繁殖的數量逐年加大,這里成了候鳥遷徙和棲息的樂園,人們觀鳥的天堂;動植物疫源疫病得到控制,近幾年沒有發生疫病;水產養殖面積擴大,效益不斷提高;綠洲面積逐年恢復,高臺原生態“水”文化底蘊得到有效挖掘,“濕地之城”、“戈壁水鄉”的獨特魅力日益彰顯。同時也為有效開展濕地保護恢復工作積累了豐富經驗并起到示范引領作用.下一步,我們將圍繞濕地生態建設與保護這一主線,立足“一山一水一濕地”的自然稟賦,著眼于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統籌協調,切實加強濕地生態建設,確保野生動物棲息環境,加大疫源疫病監測力度,有效遏制疫源疫病.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