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是一種以自然為師的教育形式
是確立人與自然正確關系的根本性教育
有教育就有授課者,自然教育導師應運而生
目前
由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
(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四川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聯合舉辦以“講好自然故事建設美麗四川”為主題的四川省首屆“最受歡迎自然教育導師”評選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
唐家河保護區也有這樣一群老師
孜孜不倦、默默奉獻
述說著大自然本來的樣子!
Part.01
馬文虎,唐家河保護區科研交流中心工作人員,中國 2000 年以后首張野外拍攝的歐亞水獺照片作者,國家地理旅行特邀專家,自然教育導師。
1993年參加工作,長期致力于保護區一線工作,工作中主動學習關于動物的科學名字、分布、習性、繁殖后代等專業知識,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野生動植物知識體系。先后7次遇到了野生大熊貓,拍攝到的金絲猴、扭角羚、黑熊、豹貓、果子貍、毛冠鹿等獸類達40多種,對保護區鳥類的拍攝累計達到300多種,照片庫存量達到了2個T。
2018年以自然教育導師的身份向美國國家地理自然旅行團分享中國的自然保護故事。每年帶領全國各地的大中小學生開展自然教育、野外攝影、親子研學旅行等,累計超3000人次。2013年“雨中的羚牛”作品獲國家林業局第二屆全國生態作品大賽攝影類優秀獎;2014年獲科技部“國家標本平臺”自然保護區標本資源共享平臺“保護區使者”榮譽稱號;2014年“唐家河野生水獺”作品獲中國國家地理自然攝影大賽銅獎;2014年“野生大熊貓”“野生水獺”作品獲廣元市旅游局舉辦“劍門蜀道女皇故里”攝影大賽優秀收藏獎;2019年獲四川省“最美巡護員”稱號。
Part.02
賈飛德,唐家河自然環境保護與生態旅游推廣協會會長,自然教育導師。
2011年從事自然保護工作,長期的一線野外工作經驗為其自然教育導師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2018年任唐家河自然教育中心副主任,前期參加全省各類自然教育導師培訓8次。在唐家河自然保護區主要從事主導本土特色自然研學活動。根據自己對整個唐家河森林物種的了解認識,參與了保護區的自然教育線路設計、場地規劃、自然研學活動方案策劃。2018年至今接待各種自然教育研學活動團隊30多批次,受眾人數達到5000人左右,受眾人群為小學到高中;設計從學前教育到高中自然教育活動方案20余次。
2018年在唐家河自然保護區的主導下成立了青川縣唐家河自然環境保護與生態旅游推廣協會,任職第一屆會長,協會主要推崇自然保護教育,以唐家河特有資源開發自然保護教育課程,從2018年協會成立以來自然教育受眾人數達5000人左右,接待外來自然教育團隊30余起。
工作至今參與唐家河自然保護區科研項目有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扭角羚種群數量調查、川金絲猴專項調查、大熊貓DNA種群調查、保護區大熊貓生態監測、扭角羚對亞高山針葉林的影響等。2012年至2017年連續獲得唐家河保護區“個人先進”,其中每年野外巡護達150天以上。
Part.03
孫玉斌,唐家河保護區水池坪保護站副站長,2019年四川省“優秀巡護員”稱號,自然教育導師。
2006年參與自然保護,長期從事一線巡護監測工作,先后參與完成了扭角羚種群調查、川金絲猴專項調查、大熊貓DNA種群調查、中山大學大鯢、歐亞水獺調查等科研工作,平均每年野外巡護200多天,有著豐富的野外工作和實踐經驗。
2017年開始系統學習自然教育理念,前期參加全省各類自然教育導師培訓3次。目前,主要從事本土特色自然研學活動,根據自己對整個唐家河野生動植物的認識,參與了保護區的自然教育線路設計與實踐。2018年至今接待各種自然教育研學活動團隊20多批次,受眾人數達2000余人,受眾人群從小學到高中。
曾獲得:2008年至2017年連續獲唐家河“先進個人”;2016年被青川縣評為“大熊貓守護使”;2019年獲四川省“優秀巡護員”稱號。
Part.04
楊俊,唐家河保護區蔡家壩中心站副站長,自然教育導師。
在保護區工作已達16年之久,曾在我國最早建立的兩個大熊貓野外觀察站之一、唐家河海拔最高的白熊坪保護站一呆就是5年。保護區一線工作期間,先后參與唐家河扭角羚環境容量調查、唐家河鳥類調查、藥用植物資源調查、黑熊研究等唐家河本地資源調查和科研項目,并參與全國第三、四次大熊貓調查,對唐家河大熊貓野外種群狀況、大熊貓棲息地和主食竹狀況、大熊貓同域分布動物狀況更是深入了解。
2019年參加了自然教育及研學技能培訓、大熊貓公眾教育培訓班。憑借自然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和豐富的保護區動植物資源掌握情況,5年間作為自然教育導師先后參與斯坦福大學工學院暑期實習團2期、成都寶馬車主自然教育團1期、科學志愿者活動2期、帶隊青川及周邊中小學生自然教育體驗活動700余人次。
Part.05
楊邦富,唐家河保護區摩天嶺保護站副站長,自然教育導師。
2016年6月到唐家河保護區參加工作至今,一直在摩天嶺保護站從事一線工作。能夠熟練掌握紅外相機監測技術、鳥類識別鑒定、動物野外行為學、植物識別與鑒定、中藥材識別及應用、大熊貓行為學辨別、野外急救技能等技能,在過程中不斷總結提升,將自我教學技能運用到自然教育工作中。參與了唐家河保護區的各項科研項目有大熊貓DNA檔案庫建立;紅外相機網格化監測,綠尾紅雉種群分布調查,岷江冷杉退化狀況,紅樺根系調查等等。
作為保護區的一名自然教育導師,他虛心的向其他保護站的導師和保護區的老同志學習,認真專研,精益求精。在自然教育工作中,認真挖掘保護區的自然教育價值,充分利用工作經驗,提高自然教育課堂的教學效率,豐富課堂內容,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索自然、發現自然。
自然教育工作接待過中科院成都所組織的大學生研學團隊;水獺國際研討會期間給各國專家介紹了唐家河保護區摩天嶺區域水獺分布區域和監測成果分享;給來我區的多批次全國各地的中小學生研學團分享過自然保護的趣事和自然保護的意義。
Part.06
肖飛,蔡家壩中心站工作人員,自然教育導師,國內首張野外單反相機拍攝金貓照片作者。
自參加工作以來,常年駐守保護一線,保護區72條巡護樣線及生態監測樣線遍布他的足跡。6年的野外巡護,讓他對保護區內野生動植物分布及生活習性有著深刻的了解,扭角羚什么時間哺育、在哪些區位容易看到;斑羚的叫聲是什么樣子;黑熊愛吃什么等等都了然于胸。
工作之余他也拍攝了大量野生動植物的照片和視頻,2019年成為國內野外單反相機拍攝金貓第一人,2020年憑借金貓照片獲《首屆中國野生生物攝影大賽》“中國珍稀瀕危物種獎”。平均全年野外巡護200余次,參與大熊貓個體識別調查,中山大學在保護區開展的大鯢監測,水獺調查,黑熊個體識別調查等科研項目。
連續兩年參加過《大熊貓保護區公眾教育培訓班》等自然教育導師專題培訓,對自然環境教育的發展歷程、保護地如何發展自然教育、保護地自然教育課程設計、保護地自然課程等內容進行學習,2018-2020年,作為自然教育導師先后參與“共享自然”“聞啼鳥自然教育”“青野生態”等保護組織及自然教育機構在唐家河開展的自然教育活動。帶隊中小學生、親子自然教育體驗500余人次。
Part.07
蹇紅彩,唐家河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講解員,自然教育導師。
從2018年8月份入職至今,已有豐富的講解經驗,累計接待游客、政務人員及中小學生共計約2000人次。
2018年至2020年期間,多次為省、市、縣領導進行唐家河自然教育講解。
作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講解工作人員,不僅要提高講解能力,更要廣泛了解保護區內的各種動植物種類、生活習性以及其研究價值等。在工作之余,不斷學習,培養吸收新知識、探究新事物的能力,不滿足于只在基礎面上對講解工作的片面掌握,而是力求更加全面提高講解質量和講解效果。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