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科普日”活動期間,恰逢第39個“國際海岸清潔日”。9月21日,由閩江河口濕地保護區管理處主辦,以“堅守海岸線,保護藍色星球”為主題的“全國科普日”暨“國際海岸清潔日”科普宣教活動在福建閩江河口濕地舉行。
閩江河口濕地是福建省最優良的河口三角洲濕地,為眾多水鳥、魚類、甲殼類提供良好的棲息地。其地處東亞至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的中間驛站,是遷徙水鳥重要驛站地。區內動植物資源豐富,有野生動植物1378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91種。這里作為重要的生態保護區,匯聚了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
閩江河口濕地位于入海口,閩江的最下游,潮汐帶來的海漂垃圾給區域內鳥類、魚類等生物棲息環境帶來嚴峻的挑戰,為了讓更多的生物能在這里健康的繁衍生息,舉辦這一科普活動,以堅守海岸線、保護濕地、保護藍色星球為主題,向青少年傳播了強烈的環保理念。
福州高新區里仁小學的60多名師生、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科研工作人員、福建觀鳥協會的自然導師及濕地保護區工作人員共同參加了本次活動。
▲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海岸帶地質室蘇晶文主任
▲福州高新區里仁小學陳敏校長
濕地保護區管理處和南京地質調查中心的代表共同向福州高新區里仁小學贈送《大海的孩子》畫作,鼓勵學校繼續帶領新一代的青少年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凝結保護海洋、保護自然生態的情結。
同學們為活動獻上詩歌朗誦表演《四季詩韻》
導師科普講解海漂垃圾的危害
南京地質調查中心的科研志愿者通過展板科普微塑料產生及危害
同學們在導師、科普志愿者和保護區志愿者的帶領下,共同參與凈灘行動。在對劃定樣地分組進行大型垃圾清理后,同學們在導師指導下利用篩網尋找微塑料,觀察微塑料的形成,并現場聽講海漂垃圾對濕地及海岸線生物的影響。
此次活動對青少年的科學素養和環保意識培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多媒體課程、展板科普等形式,同學們了解了海洋生態系統、濕地保護以及微塑料垃圾危害等科學知識,進一步提升了環保意識。從中,他們不僅知道了微塑料的產生來源和對海洋生物的影響,還激發了他們對科學研究的向往,學會了用科學的思維去看待自然環境問題,培養了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我也說兩句 |
E-File帳號:用戶名: 密碼: [注冊] |
評論:(內容不能超過500字。) |
*評論內容將在30分鐘以后顯示!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