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鳥活動中,鳥友常常產生各式各樣新奇、有趣的問題,有關鳥類的分類、形態、行為、進化等各個層面,這些問題大多源于大家的觀察和思考。一些問題已經有了確定的科學解釋,另一些問題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學問題。所以我們想借此欄目的小文章,不定期討論一些鳥友們都關心的問題。除了小編自己想到的問題之外,大家也可以在留言區直接向小編提問,我們會選擇一些有趣的問題作答。
鳥類為什么擦嘴,是吃飽了清潔喙么?
一只北美常見的旅鶇(Turdus migratotius)在擦嘴,攝影:Dr.M.Stubblefiled
鳥類是好動的類群,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吸引著觀鳥者的注意。我們在觀鳥的時候,除了要關注種類,也會留意一些鳥類的行為細節還有這些行為的功能。比如之前介紹過的鳥類為什么都抖腿,還有大家都想知道的鳥類鳴唱的含義。今天我們關注的是鳥類的“擦嘴行為”,這個簡單而普遍的行為背后,又蘊藏著哪些事關鳥類生存和繁殖的道理呢?
瘋鳥老師,我最近在公園里面看鳥,看到一只遠東山雀在樹枝上擦嘴?后來我留意了這個行為,發現很多鳥都有會這么做,請問一下這個“擦嘴”行為是在清潔么?是不是就像我們吃完飯用紙巾擦擦嘴那樣?
是的,第一個關注此行為的是鳥類學家George A. Clark Jr。他在1970年的一篇綜述中描述了這種行為,他當時的研究發現了90多種鳥類具有擦嘴行為。他把這種行為稱作是“餐巾紙”行為。“正如人們想象的那樣,鳥類在吃了動物脂肪,水果或多汁的昆蟲等雜食物后經常會擦拭嘴,”克拉克寫道。這很有意義;您知道吃多汁昆蟲時的情況。1992年,英國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中證實,紫翅椋鳥在吃了粘稠食物后比吃完干燥食物之后更經常擦拭嘴。
嗯嗯,可是我發現我家的虎皮鸚鵡,不吃動物脂肪,水果或多汁的昆蟲,也會在吃過谷子子后,站在桿子上擦嘴,而且有時候還會去墨魚骨上摩喙,有沒有可能野生鳥類擦嘴也是為了打磨自己的喙呢?
對,英國的鳥類學者Innes Cuthill提出,鳥類的喙像我們的指甲或頭發一樣,外部由角蛋白組成,并且會不斷生長。覓食和進食會使外層磨損,讓鳥喙維持合適的形狀和長度。Cuthill及其同事指出,鳥類在一年中的不同時間改變飲食結構,在繁殖期間主要吃蟲子和蠕蟲,但在秋冬季節則轉向大量的水果和種子。鳥類通過“擦嘴行為”使得鳥喙的形狀發生適度改變,以適應不同的食物。
一只白頭海雕在擦嘴。攝影者: Maia Kennedy/Alamy
看來和我想的差不多,不知道除了這些我能想到的原因之外,會不會還有什么特殊的作用?
你別說,鳥類“擦嘴行為”還真的有其他的原因。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鳥類學家發現,這種行為還有意想不到的功能,就是“求偶炫耀”。他們對暗眼燈草鹀(Junco hyemalis)開展室內實驗發現,雄性個體使用喙部在尾脂腺上涂抹含有信息素的油脂,并且用“擦嘴行為”把信息素的味道散布出去,以吸引異性個體。因此這種行為還跟鳥類的社交活動和求偶炫耀有關。這個研究也暗示很多鳥類存在嗅覺通訊。
這我還真沒有想到,看來一些看似普通的行為背后還蘊藏著很多的道理呀,我發現我現在越來越喜歡觀察鳥類的行為了!
是啊,我們觀察鳥類,除了學習如何辨識,記錄看鳥種之外,也需要更多地關注這些有趣的鳥類行為!
參考資料
[1] https://www.audubon.org/news/heres-why-birds-rub-their-beaks-stuff?ms=digital-eng-social-facebook-x-20201000_fb_nas_link_-_why_birds_rub_beaks&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20201000_fb_nas_link_-_why_birds_rub_beaks&fbclid=IwAR0WwI2qZKxpFYcsSfaNSkAh0-NJoIv2igBnYyjXzb4rRRy2CtBJjBroo3o
[2] Clark, G. Jr. Avian bill-wiping. The Wilson Bulletin 82, 279-288 (1970).
[3] Cuthill, I., Witter, M., Clarke, L. The function of bill-wiping. Animal Behav 43, 103-115 (1992) https://doi.org/10.1016/S0003-3472(05)80076-4
[4] Whittaker, D.J., Reichard, D.G., Drouilly, M. et al. Avian olfactory displays: a hypothesis for the function of bill-wiping in a social context. Behav Ecol Sociobiol 69, 159–167 (2015). https://doi.org/10.1007/s00265-014-1829-1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