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十年禁漁,江豚白鶴競自由
白鶴越冬種群數量達5616只
2003年,是鄱陽湖的水文節點,受長江和五河來水的雙重影響,鄱陽湖呈現低枯水位提前、持續時間延長現象;越冬候鳥自2012年以來,呈現向濱湖農田擴散現象,2016年以來,白鶴等漸漸依賴農田,特別是藕田。自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北京林業大學郭玉民教授等開展了一次越冬白鶴調查。此次越冬白鶴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全球白鶴在我國越冬數量達5616只,白鶴種群中幼鳥比例達14.27%。其中,鄱陽湖記錄到越冬白鶴4813只,占總數的85.7%,主要分布在康山墾殖場、五星墾殖場和成新農場;山東黃河三角洲記錄到越冬白鶴625只,占總數的11.1%;安徽、湖南、湖北分別記錄到越冬白鶴34只、63只和72只,另外網絡信息檢索在調查區域外的8個點記錄到白鶴9只。
近日,鄱陽湖東岸插旗洲田園鶴谷、南昌鯉魚洲藕遇白鶴傳來白鶴聲聲,重現了往年“世界上離白鶴最近的地方”美景。
2020年鄱陽湖實施十年禁漁的長江大保護措施,對鄱陽湖生態與資源來說,2020年是鄱陽湖的生態節點。十年禁漁后,鄱陽湖人為干擾明顯減少,江豚的活動空間人為影響明顯減少了,贛江豚影、信江豚影輩出,候鳥的越冬棲息范圍也擴大了,南昌市新建區與上饒市余干縣交界處的東湖,都成了越冬候鳥樂園,高峰時白鶴數量達600余只。南昌市南昌縣與進賢縣交界處的金溪湖,近幾年都是鄱陽湖首批次越冬白鶴的首選棲息地。
地處南昌縣、進賢縣和余干縣交界處的鄱陽湖三江口,是贛江南支、撫河和信江(西支)的交匯處,也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鄱陽湖研究的熱點。長江十年禁漁后,鄱陽湖三江口周邊的湖灘草洲和秋子湖(碟型湖、塹秋湖、深水沙坑)回歸為候鳥天堂。
鄱陽湖野生蓮重獲新生
2023年對鄱陽湖來說,水文情勢好于去年,但夏季豐水期水位高峰僅15.47米,且持續時間很短,對依賴13-16米高程草洲產卵的鯉鯽魚來說是不利的。好在秋季,鄱陽湖水位一直在11-13米間徘徊,時不時地有點降水補充秋子湖的生命之水,蓼子花也開得紅艷艷。今年8月陪同國外客人考察南磯濕地,意外地發現湖區野生蓮(藕)生長茂盛成片,且荷花盛開,而南荻生長則不如往年,這在我的記憶中是少有的。今冬,藕遇白鶴的現象會發生在南磯國際重要濕地嗎?
2023年8月南磯濕地野生蓮花開(攝影:戴年華)
2023年8月南磯濕地秋子湖野生蓮與菱(攝影:戴年華)
白鶴回歸鄱陽湖有了希望
昨天(11月17日)下午,我們在在南磯濕地的罾背湖有數十只白鶴與天鵝等雁類在覓食蓮藕。今天早上,南磯濕地的調查人員在減塘湖調查時發現了400余只白鶴在取食蓮藕。2017年興起的種藕搭建候鳥食堂曾經引來不同意見,但后來不得不認可這是解決鄱陽湖缺少食物的有效途徑。2023年南磯濕地野生蓮藕引來白鶴回歸鄱陽湖,這是否暗示著鄱陽湖秋子湖生態修復,重點是要管控好秋子湖的水?這是否暗示著鄱陽湖低枯水情勢下,科學生態修復秋子湖迫在眉睫?
2023年11月16日罾背湖的藕遇白鶴(攝影:戴年華)
罾背湖的三口之家(攝影:戴年華)
11月17日減塘湖(澗塘嶺)的白鶴群(圖自網絡)
近一段時間,有省農業專家和氣象專家先后告訴我,2023年的江西農業是風調雨順的一年,干旱現象也有,但莊家需要水的時間就有降雨。日前,全國生態氣象技術交流會在南昌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生態氣象專家70余人出席,并考察了鄱陽湖南磯濕地,在與他們交流過程中,深深體會水-草-魚-鳥-豚-湖與人是生命共同體,水是生命之源,生態之基,氣候變化影響生態產品價值。
鄱陽湖的兩個時間節點,2023年的水文節點與2020年的生態節點,令我重新審視對鄱陽湖的認識:鄱陽湖十年禁漁,江豚白鶴競自由;秋子湖生態生態修復,水是生命之源。
(戴年華 江西省生態學會)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