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濕地的“血液”,是濕地“出生、生長、死亡”的關鍵,是濕地生態系統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濕地與水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在水生態循環中發揮著重大作用,沒有濕地就沒有水。我國濕地維持著約2.7萬億噸淡水,占全國可利用淡水資源總量的96%。
濕地由陸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過渡地帶,是一種重要的自然生態景觀,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環境之一。現今,全球濕地面臨著生物多樣性破壞、水體富營養化、面積縮減和可持續環境遭受威脅等嚴峻局面。
水對人類生存具有重要意義
長久以來,人類會聚居在靠近河流、湖泊或有地下水源的地方,因為穩定的淡水供應對人類非常重要。
人體血液中,約80%是水分。血液攜帶氧氣和氧分到細胞,然后將二氧化碳及廢物從細胞帶走,再分別由肺部和泌尿系統排出體外。此外,水分亦是汗液的主要成份,而我們會透過排汗來調節體溫。
當人體的水分不斷減少,血液會變得粘稠而難以在體內循環,影響各生理系統的正常運作。因此我們每天需要喝2至3公升(約8杯)的水,以補充水分。
我們在烹任、清潔家居、種植和灌溉農作物和園藝植物,飼養牲畜以及工業上都使用大量淡水。
過度耗用水的影響
從前人們進行耕作、灌溉、清潔或煮食,取水時都需要付出大量勞力,使用者對每一滴水都會非常珍惜。時至今日,我們利用水管將清水送到千家萬戶,淡水被誤認為是唾手可得并用之不竭的資源。若耗水量遠超于降雨量及融雪量的話,河流的流量及濕地的儲水量都會大大降低,河流及濕地甚至
有可能干涸,這影響我們獲取穩定的淡水供應。
當上游及中游的流量降低,沿河地區排放到河流的污染物便難以被稀釋。最終威脅到下游及河口的濕地生物,同時亦影響到漁業及旅游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流量下降亦會增加海水倒灌和咸潮發生的機會。
過度抽取及耗用淡水資源對人類以及其他濕地生物都會造成負面影響。
為什么要保護水
水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沒有水,也就沒有生命的存在。據統計地球表面的水儲量大約有140億立方米,但淡水資源只有3.5億立方米,在這有限的水資源中,僅有0.34%是人類可以利用的。由于分布不平衡,生活浪費,全世界60%的地區供水不足,嚴重缺乏用水,情況嚴峻。
各種有害的物質,如農藥、重金屬、化學物質、致病微生物、油類以及各種廢棄放射性物質等,被人為地排入水中、并超出了水自身的凈化能力,于是就發生了水污染。大量的污染物排入河流,造成內陸水域污染,繼而使泊和海灣污染,就連地下水也難逃厄運。水污染對人的健康危害極大,污水中的致病菌可引起傳染病的流行。各種工業廢水、農藥等有
毒物質排入水中,可使飲水人中毒。重金屬污染的水進入人體,會使人慢性中毒。
保護水資源要從我做起,保護水資源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