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具有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調蓄洪水、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生態服務功能,同時為人類提供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文化效益。
今天我們迎來了第28個“世界濕地日”,主題是“濕地與人類福祉”,口號是“人與濕地 生命交織”。我們在此呼吁大家一起認識濕地、了解濕地、愛護濕地。
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 胡柳柳 攝
目前,深圳(不含深汕特別合作區)濕地總面積34788.43公頃,國際重要濕地1處、國家重要濕地1處、省級重要濕地1處;已建成濕地公園20個,其中國家級濕地公園1個、市級濕地公園10個、區級濕地公園9個。全市紅樹林面積296.18公頃,其中已劃入自然保護地實施嚴格保護的紅樹林面積185.30公頃,占全市紅樹林面積的62.56%。
一直以來,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主動作為,努力持續提升深圳濕地保護管理水平。
國際紅樹林中心落戶深圳
2022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開幕式上宣布在深圳建立“國際紅樹林中心”。深圳加強與國家林草局溝通協調,深入研究、周密謀劃,高標準推進國際紅樹林中心籌建工作。
2023年先后在深圳成功舉辦紅樹林保護合作國際研討會、國際紅樹林保護高級別論壇,成立了由27個國家組成的“國際紅樹林中心之友”,設立了用于開展紅樹林保護國際合作、科學研究、生態修復等項目的專項基金。
2023年9月6日,《濕地公約》常委會第62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中方提出的在深圳建立國際紅樹林中心區域動議的決議草案,標志著國際紅樹林中心正式落戶深圳。
胡柳柳 攝
2023濕地保護亮點紛呈
深圳對標國際一流濕地城市,立足深圳實際,積極探索高密度超大型城市的濕地保護空間格局,高標準組織開展了《深圳市濕地保護規劃(2023-2035)》編制工作;進一步健全管理體制機制,開展濕地保護立法調研論證,將《深圳經濟特區濕地保護條例》列入年度立法計劃;開展市級重要濕地、濕地保護小區認定和管理機制研究,完善濕地保護分級分類管理體系;常態化開展重點濕地生態系統動態監測,積極開展濕地生態產品價值評估研究和探索建立濕地生態效益補償機制;針對深圳河口紅樹林生態修復項目,開展為期4年的動態監測評價,著力打造全國紅樹林生態修復典范案例;新增掛牌前海石桂灣河水廊、大沙河生態長廊九祥嶺、鳳凰山人才林、定崗湖和萬豐湖5個區級濕地公園。
紅樹林保護成效顯著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印發實施《深圳市生態修復項目涉移植、采伐紅樹林事項審核審批工作規則(試行)》,嚴格規范審批生態修復項目占用紅樹林的行為;印發實施《深圳市紅樹林保護修復行動計劃(2021-2025年)》,大力推進紅樹林營造修復工作。
截至2023年12月,深圳已完成紅樹林營造15.48公頃,任務完成率91.05%;修復已有紅樹林103.08公頃,任務完成率303%。
紅樹與白鳥齊飛 謝小東 攝
下一階段,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大力推進全市濕地保護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是高標準建設國際紅樹林中心,積極開展紅樹林保護、修復和可持續發展的國際交流合作。
二是進一步完善濕地保護頂層設計,高標準編制濕地保護規劃,持續推進濕地保護立法,建立健全濕地管理部門協作工作機制,著力構建適宜深圳國際化大都市特征的濕地保護空間架構。
三是持續開展濕地資源動態監測評價,及時掌握濕地生態系統變化,防止違法占用和破壞濕地資源行為,確保濕地總量不減。
四是大力實施濕地尤其是紅樹林濕地生態修復工程,確保2024年底全面超額完成省下達的紅樹林營造修復任務,提高全市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功能穩定性持續性。力爭2035年前,全市濕地保護率達到50%,濱海濕地生態狀況有效改善,建成區濕地生態空間品質得到優化,建成“國際濕地城市”。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