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月3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和大家聊聊這個特別的日子——它不僅是自然的節日,更是人類與萬物對話的契機。
河馬 攝影/ 肯尼亞野生動物大遷徙考察隨隊老師金楠
緣起
1973年3月3日,80個締約方簽署《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管制野生物種國際貿易。1981年,我國成為該公約締約國。2013年12月20日,聯合國大會第六十八屆會議決定宣布,3月3日為世界野生動植物日。
非洲水牛 攝影/ 肯尼亞野生動物大遷徙考察隨隊老師金楠
主題
2025年3月3日是第12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今年的活動主題為“加大物種保護投入力度,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歷年主題概覽
2014年“關注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
2015年“打擊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刻不容緩”
2016年“野生動植物的未來在我們手中”
2017年“傾聽青年人的聲音”
2018年“大型貓科動物:面臨威脅的掠食者”
2019年“水下的生命:為了人類與地球”
2020年“維護地球所有生命”
2021年“森林與生計:維護人類與地球”
2022年“恢復關鍵物種,修復生態系統”
2023年“野生動植物保護伙伴關系”
2024年“連接人與自然:探索數字創新助力保護”
纓冠長尾葉猴家族 攝影/ 斯里蘭卡歷史人文考察隨隊老師王傳齊
為什么關注這些主題?
全球約100萬種生物瀕臨滅絕,而它們的命運與人類息息相關——清潔的空氣、穩定的氣候、甚至一杯干凈的水,都依賴健康的生態系統。
亞洲象 攝影/ 斯里蘭卡歷史人文考察隨隊老師王傳齊
國家動物博物館,守護觸手可及
國家動物博物館不僅是展示生命的窗口,更是行動者,2023年起聯合@中國國家地理,共同推出「環球野生動物主題考察」行動,帶您走出展廳,深入雨林、荒漠、極地與海洋,在野性之地尋找“共生”的答案。
《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看環球野生動物考察》
保護,始于真實的看見
標本與影像能定格生命最后的姿態,
而親身踏入荒野,
觸摸風中的呼吸、
聽見暗夜的啼鳴,
更能理解“守護”二字的分量。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