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愛你 媽 媽 我 愛 你
媽媽我愛你 媽 媽 我 愛 你
媽媽我愛你 媽媽 我 愛 你
媽媽我愛你 媽媽 我 愛 你
有一種愛,讓你享用一生而不圖回報,有一個人,無論你走到哪里都舍不下對你的牽掛;……這一個人叫“母親”,這一種愛叫“母愛”。
我們咿呀學語時,學會的第一個發音就是“媽媽”。我們流淚時她給我們安慰,我失落時她給我們鼓勵,我們無助時她總是鋌起臂膀做堅強后盾。對于每個孩子而言,她就是一種行為,一種言語,一種愛的表達方式。
我十七歲那年就離開了父母,到外地求學,工作。如今自己都快奔四了,除每年都要回 一趟家,看望看望二老。平時偶爾寄一點錢回家,其他的對父母關心得甚少。當然交流的也就更不多了,心想只要他們晚年快樂就行了。
母親為了照顧我們六個姊妹,她沒有去工作,只是偶爾打點散工貼補家用。所以我最早對母親的印象就是母親在打著土胚,我在小土堆里玩耍的情景。她一身一直很節儉,就是買小菜也會跑遍整個農貿市場,然后才下手挑嘴便宜的。等我們都摻加了工作,她又忙著帶孫子孫女,這一帶又是六個。每一次給她打電話,她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和你爸都挺好的,別掛念!你們工作不忙了多打電點電話回來.可是事實我很少往家里打電話,想讓他們別掛念我們。
如今母親快七十歲了,腿腳都很不便,每天就守在電話旁等我們的電話。可以這樣說,我們只要撥通電話,三秒鐘后就可聽到母親的聲音。前年回家時,我們帶著母親去醫院看病,她死活不肯。好不容易到了醫院,她嫌國營的太貴,說自己只是老了,是老年病看不好的,其實我知道她怕花我們的錢。我們幾姊妹只好竄通好了牙醫,才看好了她的牙。她在整個街道為那醫生做廣告,那醫生醫術好,收費便宜。。。。。。
后面的事可想而知穿邦了。
有一年回家,來開門的是拄著棍子的母親,母親的腿不知何時不便了,我們淚水禁不住流了下來,他還是開朗的擁抱了我們。可這一回再說啥她也不肯再進醫院了。一說帶她上醫院,她嘴里總嘮叨著:“這是老年病,白花錢,白花錢。。。。。。”母親最愛看的電視就是天氣預報,我們心里都明白,母親還在擔心我們的冷暖。。。。。
每個母親都是一處融合了神奇的偉大堡壘,不管它的外形是堂皇還是樸素;內心卻都一樣,保護它愛著的寶貝不受風吹雨淋,用她的臂膀支撐著那片藍天。在她的愛中,你可以自由游蕩,海闊天空。直到有一天,她老得什么都不能做了,卻還是會用那雙關切的眸子注視你,給我們信心,給我們力量,讓你不失望。
唉。。。。。我們幾姊妹總是不在意母親的愛。。。。。
(引自網絡:作家張潔記敘母親生死交界上的情感體驗,一聲聲的控訴自己的“不孝”與對母親的缺少關懷,她寫道:“我們總是欺負那些愛我們勝過我們愛他的人”。所以有了我們對父母的種種叛逆,種種不如意時無忌的發泄,并一概當作理所當然。我總是遺忘了父母親的情感體驗,只是因為他們愛我勝過我愛他們。
所以,我要努力讓自己快樂起來,即使無法經常飛回他們身邊,我也要讓他們知道,他們的翅膀仍是我永遠永遠的家,是我永恒的信仰。為了我可愛的天使們,我會活得有笑容。
美麗的5月,讓我們感恩的心情像鮮花一樣盛開,重新審視自己,關注母親,為愛付出真情真心。讓愛養愛,讓愛雙贏。
(祝天下所有的母親節日快樂) |
拉薩大山寫于2008年母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