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杓鷸 Numenius minutus;Little Curlew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體長30cm左右。嘴中等長度而略向下彎,呈肉紅色,僅端部為褐色;頭部具有明顯的冠紋,中央冠紋為肉色,兩側冠紋為黑色;全身整體呈黃褐色,并綴有黑色鋸齒狀斑紋,只有腹部及尾下覆羽為白色。
不同季節有不同的棲息地選擇。繁殖期多棲息于亞高山森林及矮樹叢地帶,并喜歡在附近的湖邊、河岸、沼澤及草地上活動、覓食,也出現在開闊的火燒跡地和砍伐后的落葉松林地上。遷徙期間的中轉站以及越冬地的選擇比較接近,大多在沿海附近的沼澤、濕地、草原、湖泊、河流與農田地帶。它們平常大多單獨或呈小群活動,但是遷徙和越冬時也和其他鷸類集成較大的群體。常與中杓鷸混群取食,取食方式多樣,但以觸覺性取食為主,就是將長喙插入泥中探搜較長間才抬頭轉移。食昆蟲及其幼蟲、小魚、小蝦、甲殼類和軟體動物等,有時也吃藻類、草籽和植物種子等。繁殖期為6~7月,在高山森林、灌叢地帶集群營巢,大多選擇在林緣或火燒過后的開闊林地中;置巢于地上凹陷處或樹旁,也置于水邊或沼澤地邊干蘆葦地上的凹坑內。每窩產卵3~4枚。
繁殖見于俄羅斯的東西伯利亞和蒙古, 越冬在印度尼西亞至澳大利亞一帶。在我國為旅鳥,只是春季于4~5月, 秋季于9~10月在遷徙時定期途經我國境內, 多見于黑龍江、 吉林、 遼寧、內蒙古東北部、河北、山東,往南直到廣東、福建、香港和臺灣等地。近年來有繁殖于寧夏和內蒙古的報道。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