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攝影愛好者反映,鄱陽縣蓮湖鄉龍口村、鴉雀湖獨山村、鳴山大橋頭、柘港鄉南水村鄱陽湖區 ,還有永修縣吳城鎮等地,都有人在大面積機械化商業割草,甚至刈割處于盛花期的蓼子草,引發不同反響。有人擔心對湖灘草洲生態造成影響,影響剛遷入的越冬候鳥棲息。
草地和沼澤濕地的草本植物是牲畜飼養的優質草料,也是候鳥棲息的主要 食物來源。對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占優勢的生態系統,刈割或牧食是一種常見的去葉干擾。每年秋冬旱季,湖泊水位下降,苔草迅速長成一片草原;春夏雨季到來時,苔草被淹沒腐蝕。刈割(放牧)是湖區農民利用濕地苔草資源的一種重要 方式,頻率太高會導致苔草群落退化,從而影響候鳥棲息地和食物來源,影響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而禁止利用又造成一定的資源浪費(洪水期全部腐爛在湖里)。
研究發現,在草地和沼澤濕地生態系統中,通過地下芽庫種群中芽的萌發產生分蘗是植物對刈割響應的重要機制之一。但是,有關濕地克隆植物如何調整芽庫統計特征,從而調控種群動態對去葉干擾作出響應?
研究不同頻率(對照、每月割一次和每兩月割一次)的刈割來模擬放牧對 苔草種群的影響。連續刈割顯著降低了苔草的生物量積累和植株高度,但地下芽庫的密度和組成沒有發生顯著變化。苔草可以通過地下芽庫產生分蘗,維持地上種群密度,從而忍耐一定程度的刈割(放牧)。但是,連續刈割導致植物用于產生芽體的炭量不足,長期連續刈割將導致苔草芽庫密度下降,從而難以維持地上種群密度。研究結果表明一定頻率的刈割不會對苔草地上和地下種群造成嚴重影響。
個人觀點
曾經為了防治湖區牲畜傳播血吸蟲,提出了封洲禁牧措施,以求有螺無病。近年來鄱陽湖遭遇低枯水位提前,洲灘植物也隨之提前萌發,有人擔心待 越冬候鳥到達時苔草等濕地植物纖維化不利于雁類等候鳥取食,提出刈割措施促使苔草再萌發,便于雁類取食。也有人擔心,過度刈割苔草會對來年的鯉鯽等魚類產卵繁殖產生影響。
鄱陽湖的草,曾經是湖區居民的“三料”(飼料、燃料和肥料),每年秋冬季也會選擇蘆葦南荻苔草群落放火燒洲,以促進洲灘植物萌發更新。現在加 強生態保護意識,湖區居民對湖草的依賴逐漸減少,放牧、燒洲也被禁止了。 鄱陽湖水環境監測表明,湖水氮磷略有超標一直在困擾生態環境管理者。隨著生態保護意識的加強,來鄱陽湖越冬的雁鴨類數量逐年增加,導致向濱湖農田擴散覓食,引發農民訴求生態補償。
2020 年鄱陽湖實施十年禁漁后,越冬候鳥的生存環境也隨之得到一定改善,但受氣候變化、長江和五河來水、流域工農業和生活用水增加的影響,鄱陽湖在喊渴,水生生物和濕地生物也受到一定的影響,人們關注的越冬候鳥,一直是媒體等關注的焦點,鳥多鳥少似乎成了鄱陽湖唯一的生態指標。
個人認為,研究鄱陽湖當關注兩個時間節點,一是 2003 年的水文節點,二是 2020 年自然生態保護節點。鄱陽湖 2020 年開始實施十年禁漁后,相當于整個鄱陽湖是一個大保護區,越冬水鳥的時空分布將發生改變。去年(2022年)長江江豚調查顯示,長江和洞庭湖的江豚數量較 2017 年的江豚種群數量增長 30%左右,鄱陽湖的江豚基本維持在 2017年的水平,可能略有下降。同理,長江十年禁漁后,越冬候鳥在長江中下游可選擇的棲息濕地將得以恢復。
如北京林業大學自 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聯合江西、山東、安徽、湖 南、湖北等地進行開展越冬白鶴調查。此次越冬白鶴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越冬白鶴達 5616 只,白鶴種群中幼鳥的比例達 14.27%。鄱陽湖記錄到越冬白鶴4813只,占總數的 85.7%,主要分布在康山墾殖場、五星墾殖場和成新墾殖場。山東黃河三角洲記錄到越冬白鶴625只,占總數的11.1%。安徽、湖南、湖北分別記錄到越冬白鶴 34、63 和 72 只。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鄱陽湖,將是水-草-魚-鳥-豚-湖與人之間的和諧共生,缺一不可。
(戴年華于 2023 年 11 月 6 日 江西省生態學會)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