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上午,廣州市海珠區林業和濕地管理局科學技術協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在海珠濕地召開。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以及相關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逾70人出席會議。
大會宣讀了《廣州市科協關于同意成立廣州市海珠區林業和濕地管理局科學技術協會的批復》,聽取了籌備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章程(草案),選舉產生了廣州市海珠區林業和濕地管理局科協(以下簡稱海珠濕地科協)第一屆委員會,并舉行了揭牌儀式。
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市科協指出,海珠濕地科協是廣州第一家機關單位科協,填補了我市科協組織建設空白;希望海珠濕地科協能認真履行職責,加強組織建設,推動科普工作、科研工作、科協工作創新發展。
海珠濕地不僅是廣州市唯一一家國際重要濕地,還是全國首個入選 IUCN綠色名錄的國家濕地公園,近年來獲評全國長期科研基地、首批國家林草科普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等國家級榮譽稱號,在科研監測和科普宣教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和深厚的沉淀。
01
多樣的生態系統
02
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現有鳥類60科200種、魚類26科64種、昆蟲類171科832種、維管束植物148科835種。
03
完備的科研基礎設施
建有水環境和氣象固定監測站8座、高清智能攝像設備35套、紅外相機20套、無人機機站4座等,各類監測設備共計142套(臺),同時集成智慧管理系統,實現大氣、水文、水質、空氣、土壤、生物多樣性等多要素長期連續監測及數據處理。
△無人機組網系統
△環境綜合監測站
通量塔▽
04
強大的科研力量
現有專業科研監測站點4個,與2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形成深入合作伙伴關系,累計合作開展科研課題100多項。
不難發現,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科技工作者已成為推動社會進步和創新發展的核心力量。廣州市海珠區林業和濕地管理局科協的成立,正是基于這樣的時代背景,旨在匯聚林業與濕地保護及相關領域的科技精英,激發創新活力,為生態文明建設注入強大動力。
?? 目標明確,共繪生態藍圖 ??
成立海珠濕地科協旨在努力探索建立開放、共享、共建、共贏的合作機制,搭建一個科研單位、科創企業和高校資源的互動交流平臺,共謀創新發展,將海珠濕地打造成為科普的沃土、科研的樂園和科創的高地,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海珠科技力量!
技術創新引領:我們將以技術創新為引擎,深化科學技術普及與推廣,不斷提升團隊專業能力,為林業和濕地保護事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資源整合優化:依托廣州市科協、海珠區科協的廣闊平臺,整合國內外優質科技資源,加速技術交流與合作,推動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為廣州市的生態保護建設添磚加瓦。
全員科普,萬眾創新:鼓勵每一位干部職工參與到科技創新的浪潮中來,通過科普教育激發全員創新潛能,形成“人人崇尚科學,人人參與創新”的良好氛圍,共同繪制海珠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畫卷。
在這里,可以為各位科技工作者提供豐富多樣的科研樣地,全方位的科研服務,全面、先進的科研設施,連續多年的監測數據,共同申報專項課題等。通過科協平臺,我們將更有效地利用科技資源,促進知識共享與成果轉化,讓科技的種子在綠色的土壤中生根發芽,綻放出更加絢爛的花朵。
?? 攜手并進,共創綠色未來 ??
展望未來,海珠濕地科協將充分發揮好科技工作者之家功能,做好聯系服務,拓展價值賦能,不斷探索科研科普化、科普產業化,推動環海珠濕地價值圈高質量發展,加力提速推動海珠濕地生態價值變現。
海珠濕地科協的成立,不僅是海珠區生態保護領域的一次重要里程碑,更是科技賦能綠色發展的生動實踐。站在新的起點,滿懷信心與期待,海珠濕地將與各位科技工作者攜手并進、共創未來,以科技為筆,以生態為紙,共同書寫生態保護事業的新篇章!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