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遠鏡、照相機、計數器、調查表……
準備就緒,數鴨子天團出發!”
2022年最后一天
邢臺首次越冬水鳥調查正式啟動
10多位觀鳥愛好者和志愿者
奔赴沙河、泜河、七里河、牛尾河等
代表性水域進行調查
共數出25種1600多只水鳥
涵蓋了鸊鷉目、雁形目、鸻形目、鶴形目、鵜行目、鸛形目六個大類
水鳥生物多樣性初顯
觀測到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鸛一處
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三處、斑頭秋沙鴨二處
尤具“明星光環”的大天鵝
已連續近一個月固定地在泜河濕地棲息
成為臨城人鳥和諧的一道風景
越冬水鳥當中,既有常駐民留鳥,如黑水雞、小鸊鷉,也有冬天才到訪的客人冬候鳥,如普通秋沙鴨,還包括一些遷徙途中跟大部隊失聯的迷鳥。水鳥是濕地生態指示物種,也是公眾在冬季很容易看見和接觸的野生動物,該項調查對于摸清邢臺市生態家底,鞏固園林城市建設成果等有著重要意義。
調查發現,越冬水鳥中最大贏家為鶴形目秧雞科的白骨頂,其適應性強,分布廣泛,數量占到總量的2/3。在鴨亞科當中,從大型的赤麻鴨、中型的鵲鴨到小型的綠翅鴨,從浮鴨到潛鴨,各個生態位(小的生存環境)都有相應的物種,說明水鳥種群結構良好,也從側面反映了邢臺濕地的多樣性,能夠為不同生活習性的水鳥提供相應的生存環境。
除了水鳥分布情況,調查員也記錄了濕地結冰情況和人類活動,其中園博園、襄湖島、八一水庫等湖泊大面積結冰,例外的是狗頭泉,因有小股泉水不斷涌出成為綠頭鴨的樂園;一些河段有工業公司和污水處理廠的中水補給,終年不凍,遂成為越冬水鳥集中的水域。垂釣則成為人為干擾中最常見的現象。
此次調查由邢臺市生態環境局、中國野生動物保護邢臺護飛隊、邢臺市生態環境保護促進會、邢臺信襄公益協會、襄都區自然文化傳播坊等共同倡議組織。從發起到成行歷時一個多月,期間通過廣泛動員和宣傳,在公眾當中普及水鳥知識,營造了守護濕地、共建綠色家園的良好氛圍。
邢臺新聞傳媒中心
邢臺日報社
記者:霍紅軍
通訊員:吳平
編輯:韓亭亭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