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至11月8日,重慶市生態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重慶梁平召開。為進一步提升“濕地家”凝聚力,中國國家濕地公園創先聯盟(以下簡稱“聯盟”)秘書處組織聯盟成員單位、觀察員單位代表和特邀專家40余人參加年會活動,并實地考察漢豐湖國家濕地公園和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
相約重慶,創先聯盟專家小組重慶大學袁興中教授,成員單位廣州海珠、河北北戴河、江蘇沙家浜、貴陽阿哈湖、重慶漢豐湖、云南普者黑、江蘇天福等7家國家濕地公園,以及觀察員單位內蒙古根河源、甘肅張掖、江西東鄱陽湖、西寧湟水、湖北封江口、重慶雙桂湖等6家國家濕地公園從全國各地前來參與年會,針對綠色發展展開學術交流。
學術年會上,與會人員認真聽取了重慶大學袁興中教授關于《鄉村綠色發展的實踐探索-以梁平區小微濕地建設與可持續利用為例》等主題的學術報告。圍繞“生態學助力重慶綠色發展”的年會主題,袁興中教授詳細介紹小微濕地在維持多樣性、凈化降解污染等方面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就如何運用小微濕地保護恢復的實踐在鄉村綠色發展和振興中發揮重要作用,和大家進行了研討、分享和答疑。
感知重慶濕地保護發展脈搏,現場考察活動中,創先聯盟秘書處有幸邀請袁興中教授全程跟蹤現場教學。結合現場案例,袁興中教授用生動清晰的解讀,激發大家思維相互交流碰撞,為各地濕地保護利用與生態恢復工作提供寶貴經驗。
第一站,走進漢豐湖國家濕地公園。在袁興中教授的帶領下,與會人員實地查看烏楊壩多帶多功能生態緩沖系統工程、芙蓉壩湖灣濕地生態系統、澎溪河濕地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與修復等情況,聯盟各單位紛紛積極向“開州樣本”的生態恢復治理“取經”,探討如何運用景觀設計、圈層設計、協同進化及互利共生等理念,打造能夠適應環境變化的多功能消落帶濕地。
第二站,打卡梁平區小微濕地建設與可持續利用成果。與會人員先后參觀了梁平柚海、安勝碗米林團小微濕地群、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現場考察竹林小微濕地、溝壑小微濕地、城市泡泡小微濕地、草丘小微濕地和城市公園小微濕地等多種濕地小微群落,切身感受重慶梁平“小微濕地+”在生態保育、環境治理、生態產業、鄉村民宿與觀光旅游等領域發揮的重要作用,汲取梁平小微濕地建設實現鄉村振興的生態智慧營養。
持續釋放創先聯盟活力,在重慶梁平,中國國家濕地公園創先聯盟召開研討會,與會各單位研究討論了創先聯盟2020年工作會議及綜合培訓方案,在參加學術交流和現場考察活動的同時,暢談分享濕地公園保護建設經驗,闡述濕地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思考與建議。
根據聯盟計劃,聯盟將于12月17-19日參加在廣州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環境生態安全與綠色發展”國際工程科技戰略高端論壇(院士論壇),并在廣東海珠濕地國家公園召開創先聯盟2020年工作會議,對下一階段發展“劃重點”。目前聯盟秘書處廣東海珠國家濕地公園作為本次院士論壇承辦單位之一,正抓緊抓細做好會議籌備工作。
生態智慧的火花在碰撞,凝聚力量的共識在形成。通過本次交流活動,聯盟發揮出各濕地公園共建合作、互學互助交流平臺的作用,使聯盟成員單位、觀察員單位對“濕地+”理念有了更深層次、多角度的思考與認識,推動各單位發揮自身優勢、創新工作思路,為提升濕地工作水提供新的動力和源泉,激勵各方在濕地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中爭創新速度,爭作新貢獻。
中國國家濕地公園創先聯盟成員單位、觀察員單位代表和特邀專家等參加重慶市生態學會2020年會
重慶大學袁興中教授作關于《鄉村綠色發展的實踐探索-以梁平區小微濕地建設與可持續利用為例》等主題的學會報告
袁興中教授在漢豐湖國家濕地公園開展現場教學
袁興中教授在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開展現場教學
中國國家濕地公園創先聯盟研討會在重慶梁平召開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