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中草藥——以松為題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大家知道,這首詩是唐朝詩人賈島的《訪隱者不遇》。這個賈島,字閬仙,自號“碣石山人”。生性狷介,為人怪怪的。“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給我們留下了“推敲”這個典故。忽一日,他心血來潮,造訪深山。沒曾想那位隱士比賈島還清高,沒功夫陪客人扯閑篇兒,只顧一個人背起藥簍,鉆進山林,干他的正經事去了。鬧得賈島發呆又發訕,甭提多悵惘了。
那么隱者到底幾時歸來,采得什么藥?我們不得而知。既然詩的第一個字是松,咱們姑且以松為題,聊一聊吧。
打開《本草》,松的功績熠熠生輝。我不禁又一次為樹中丈夫所傾倒。松根、松枝、松節、松皮、松脂、松香、松葉、松筆頭、松花粉。松上寄生叫松蘿,松林中的珍菌叫松蕈,把松籽當做美餐的大尾小獸叫松鼠。這些全是藥典上的“知名品牌”!就連大名鼎鼎的國藥“茯苓”也鉆到松根底下過日子。其余在松林中可以采到的藥、食用菌類,光我所知道的也有十幾種之多,真不得了,了不得呀!
以筆者這點文字功底,實在不敢抓這個題目大做文章,但一點不講又憋得慌,拿不動大柁拿針線,單說松葉的功用吧。
松葉味酸,苦澀,性溫,無毒。入心、脾、肝經。能祛風燥濕,殺蟲止癢。主治風濕痿痹,濕瘡疥癬等。《本草綱目》言,松針長期服用,治百病,安五臟,生毛發,耐寒暑,耐風吹雨打,輕身益氣,守中而辟谷延年。松葉以除邪氣為主,邪去則正安,疾病不生,從而獲得不饑延年的實效。這和人參、白術、茯苓、黃精等以補為主的延年之法,有著根本上的不同。從中醫氣化論分析,鮮松葉為補陰要藥,其性多燥,久服大益脾土,以滋其肺,“四季脾旺不受邪”。松葉治百病本意為,脾土健則人體后天之本旺,生化之源強,免疫力和抗病力上升。
現代醫學研究資料表明,松葉含有揮發油類、黃酮類、樹脂、纖維素、木質素、葉綠素、胡蘿卜素、維生素、微量元素等成分。松葉揮發油類有祛痰、健胃、驅風、解熱、利尿、鎮痛、驅蟲、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可治上呼吸道慢性感染。松葉黃酮類,可治療血管發脆及血管滲透壓不正常等。松葉中含的樹脂、纖維素等有降血脂、降血糖作用。
松樹跟我們中華民族緣份特深。為我們撐起“廣廈千萬間”。北起黑龍江,南至海南島,西起烏孜別里,東至黃浦江畔,哪兒見不到她的身影呢?不過要論木質之優,那要數小興安嶺的紅松。當年建造毛澤東紀念堂便選用了日月峽(二股林場)的優質紅松木。
然而,松給予我們的似乎不僅僅是這些。陳毅元帥詩賦:“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青松挺拔、偉岸,堅韌不屈,是我們民族精神的一種象征。孔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而后凋也。”
下面抄三首來自《本草綱目》的經方,算是對聽我海聊讀者的一點獎賞。
(一)治中風:松葉一斤,細切,以酒一斗煮至三升頓服,汗出立愈。
(二)治滿身骨關節疼痛:即歷節風。用松葉搗汁一升,以酒三升和勻,七日后每服一合,每日三次。
(三)治風痹腳氣:用松葉酒,適合久治沒有效者。用松葉煮汁漬米五斗,松湯飲飯。以松葉六十斤,水四石煮汁至一石,放入飯,按常法釀酒。然后入甕泯封七日,盡醉飲后有大效。
按:
(1)方中的古劑量與現代劑量換算方法,您可以請教一下資深的老中醫師。
(2)松葉,常用入藥的有油松、馬尾松、赤松三種。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