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將打造全球首個紅樹林保護交流合作的“國際紅樹林中心”;
廣東深圳華僑城國家濕地公園、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已被國際濕地教育中心評為中國優秀濕地中心……
《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頻頻傳來了關于廣東濕地保護的好消息,再次彰顯出廣東有著唱響“濕地之歌”的基礎與前景。
翻開南粵大地的“山水圖”,遼闊的海域、多樣的氣候、復雜的自然條件,孕育了廣東豐富的濕地資源和多元的濕地類型。據統計,當前廣東濕地面積總量保持穩定,濕地植物共有443種,水鳥155種。
今年是中國加入《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30周年。作為全國最早出臺省級濕地保護法規的省份之一,廣東省高度重視濕地保護修復工作,已基本形成濕地分級管理體系和濕地保護體系。為讓濕地顯現出更多活力,廣東多措并舉,采取“五個著力”,增強濕地生態功能,打造濕地履約樣板。
著力健全濕地保護修復制度。廣東把濕地保護率納入省綠色發展指標體系,把紅樹林保護修復列為重點工作任務,并將濕地保護和環境優化、城市景觀提升、治水工程、碧道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有機結合,將濕地工作進一步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此外還先后兩次修訂《廣東省濕地保護條例》,省級和地市層面建立濕地相關制度,促使全省大多數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落實“一區一法”和“一園一法”工作,初步形成濕地保護政策制度體系。
著力推進濕地保護分級管理。當前廣東省共有國際重要濕地4處、國家重要濕地2處、省重要濕地13處,設立國家濕地公園27處。這是廣東濕地的家底,也是我省持續推進生態保護的成果。多年來,廣東持續強化重要濕地監測管理,組織開展重要濕地生態狀況年度監測和評估工作,有效保護了重要濕地區域生態系統。
著力實施濕地生態修復項目。加大力度組織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藍色海灣綜合整治,開展了紅樹林營造修復、濕地生態修復等工作,同時積極探索紅樹林與生態養殖耦合共存的保護修復新模式。通過工程項目的有效實施,提升濕地生態服務功能,形成河流、湖泊、紅樹林等濕地保護修復新技術模式,重要濕地區域水鳥種群數量明顯增加,濕地生態系統狀況持續向好。
著力打造濕地可持續利用樣板。近年來,廣東組織開展了對紅樹林等藍碳生態系統建設、濕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等方面的專題調研和理論研究,進一步挖掘紅樹林在增匯和減排中的作用和價值,并開展了濕地生態產品價值核算與實現機制研究。同時組織開展2022年林草濕荒調查監測,及時掌握重要濕地區域生態狀況動態變化情況,并依托省林業調查規劃院推進“數字林業技術中心”設立,配合建設濕地信息管理平臺,進一步加快濕地保護管理信息化進程。
著力營造濕地保護社會氛圍。廣東于2014年成立全國首個省級濕地保護協會,為社會各界參與濕地保護搭建平臺,同時積極組織開展《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宣傳、世界濕地日、愛鳥周、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等活動,有力推進了濕地生態文化建設,促進全民共享綠色發展。“十三五”期間,全省累計舉辦了715場(次)濕地宣傳活動,參加人數達百萬人。
? ?
? ?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30年來,廣東不斷加大立法保護、科研監測、生態修復、廣泛宣傳等力度,依托濕地不斷滿足人民對濕地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多種需求。談及濕地保護,廣東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有關立法等推動下,廣東已有一半以上濕地受到有效保護,如成立國家濕地公園、濕地保護區、濕地保護小區等。接下來,廣東將不斷完善濕地保護修復相關制度,切實強化濕地用途監督管理,大力開展濕地修復,全力提升濕地生態服務功能,助力廣東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
供稿:事務中心
審核:江堂龍
審定發布:黎明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