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是“世界濕地日”,據國家林業局《濕地公約》履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印紅披露,中國的自然濕地面臨著嚴重威脅,特別是污染和濕地資源開采過度對天然濕地的破壞較大,中國江河中有70%遭到污染。中新社發 劉君鳳 攝
中國濕地面積銳減的同時,濕地所擁有的獨特的生態功能包括防洪、保護生物多樣性、調節氣候等方面的功能也在迅速退化。中新社發 劉君鳳 攝
中新網2月3日電《人民日報海外版》消息,2日是第十一個“世界濕地日”,目前全國濕地總面積約3848萬公頃,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濕地保護成就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成為發展中國家開展濕地保護的典范,濕地逐步成為支撐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保護網絡初步形成
2日,國家林業局與世界自然基金會、濕地公約秘書處在北京共同舉行第十一個“世界濕地日”慶祝活動。今年“世界濕地日”以“為了漁業的明天——濕地支撐著漁業的健康發展”為主題。涵義是,為了漁業的明天,我們必須保護與合理利用濕地。
全國綠化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告訴記者,2006年中國濕地保護工程投入3.66億元,其中國家投入2億元,開展了1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和48個濕地保護和恢復工程。已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470多處,使45%約1700萬公頃的自然濕地納入保護區嚴格保護。初步形成了以濕地自然保護區為主體,水源保護區、海洋功能特別保護區、濕地多用途管制區、濕地野生動物禁獵區、濕地公園、濕地風景名勝區等多種管理形式相結合的濕地保護網絡體系。到2010年將使50%的自然濕地和70%的重要濕地得到有效保護。
“但濕地保護僅僅是取得初步成效。”賈局長接著介紹說,當前,濕地面積減少和功能下降的趨勢還沒有遏制,濕地圍墾、改造、污染、水資源不合理利用以及過度掠奪生物資源等問題在一些地區還很嚴重。
國際合作漸入佳境
中國重視保護濕地,認真履行《濕地公約》義務,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贊譽,2002年世界自然基金會授予國家林業局“獻給地球的禮物”特別獎,2004年濕地國際組織將首個“全球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杰出成就獎”授予中國,2005年中國當選為濕地公約常務委員會成員國。
世界自然基金會首席代表歐達夢先生出席活動并在發言中說:“又是一個濕地日,每年的濕地日都是推動濕地保護工作的一個臺階,讓我們看到中國的濕地保護事業年年有大的發展。”
濕地保護的國際合作也在加快步伐,為了讓濕地周邊社區的群眾從保護濕地中受益,世界自然基金會在湖南洞庭湖、湖北洪湖、天鵝洲、漲渡湖等地區開展了不同的濕地可持續漁業的項目示范,在項目推動下,西洞庭湖(青山湖)的有機漁業得到了農業部權威部門的認證,洪湖從不可持續的圍網養殖模式轉變為可持續的大水面養殖和局部池塘養殖相結合的模式;漲渡湖建立了濕地保護區,開發了濕地生態漁業的示范;天鵝洲的漁民從湖里走出來,發展替代生計,改變了過去“人豚爭魚”的局面。
鏈接
濕地與森林、海洋并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濕地是野生生物的家園,是天然水庫,是“自然之腎”,對于降解污染、凈化水質具有重要的作用。
濕地是降低自然災害風險的“緩沖器”,具有調洪蓄水、抵御風暴、預防侵蝕、抗御干旱、調節氣候等功能,在預防和降低自然災害損失、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2004年印度洋海嘯中,濱海紅樹林濕地充分顯示其對抵御自然災害的巨大作用。
(中國新聞網)
我也說兩句 |
![]() 2月2日的事情, 7月份才報導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