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 Aix galericulata;Mandarin Duck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體長約40cm。雌雄鳥羽色差異甚大,雄鳥羽色艷麗,并帶有金屬光澤;枕部有艷麗的冠羽,臉側有純白色眉紋;背部淺褐,翅上有一對栗黃色、直立的扇形翼帆;最內側兩枚三級飛羽擴大成扇狀,豎立在背部兩側,被稱為“相思羽”或“銀杏羽” ,是鴛鴦最顯著的特征;嘴紅色。雌鳥體羽以灰褐色為主,眼部有白色眼圈和眼后線,無冠羽、翼帆,腹羽純白。
喜歡棲息于多樹木而幽靜的溪流、湖泊或近山的河川中,尤喜愛闊葉林。雜食性,以果實、種子、莖芽、小魚和昆蟲等為食。每年的4~9月,鴛鴦進入繁殖期,雌雄配對后在溪邊離地十多米高的樹洞中筑巢,用干草和絨羽鋪墊,每窩可產卵7~12枚。雛鳥在孵化后幾天就能從樹洞口跳下,躍至下面的溪水中跟隨親鳥一同活動。
分布于亞洲東部,在中國東北繁殖,冬季遷至中國南方越冬,可見于中國東部各地,少數在臺灣、云南、貴州、浙江等地為留鳥。
由于鴛鴦在繁殖期間形影不離,成雙入對,一起戲水,相互追逐嬉戲,一同飛翔、覓食和休息,相親相愛,于是自古以來,美麗的鴛鴦就被當作永恒純潔的愛情象征,認為鴛鴦“止則相偶,飛則相雙” ,是夫妻恩愛、白頭相守的榜樣,甚至于認為如果配偶中的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覓新歡, 而是悲傷凄慘地度過余生。李時珍 《本草綱目》中說“終日并游,有宛在水中央之意也。或曰:雄鳴曰鴛,雌鳴曰鴦。 ” 崔豹《古今注》中說: “鴛鴦、水鳥、鳧類,雌雄未嘗相離, 人得其一, 則一者相思死, 故謂之匹鳥。 ” “鴛侶” 、 “鴛盟” 、 “鴛鴦枕” 、 “鴛鴦劍” 、 “鴛鴦戲水”等詞語及李白的“七十紫鴛鴦, 雙雙戲亭幽” , 杜甫的“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 ,孟郊的“梧桐相持老,鴛鴦會雙死” 、“對月形單望相護,只羨鴛鴦不羨仙”等詩句,都寄托了人們對男女情愛美好的愿望。但根據科學研究,事實并非如此,鴛鴦在現實生活中并非總是成對生活的,配偶也不是終生不二的,在鴛鴦的群體中,雌鳥的數量也往往多于雄鳥。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