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旁雍錯又稱瑪法雍錯,藏語意為“永恒不敗的玉湖”。據說起因是 11 世紀在湖畔進行的一場宗教大戰,結果,藏傳佛教噶舉派大勝外道黑教,“瑪旁”就是紀念佛教的勝利,此湖因而得名。唐朝高僧玄奘在其所著《大唐西域記》中對瑪旁雍錯也有所描寫,將這里稱為“西天瑤池”。佛教經典中將一處湖泊稱為“世界江河之母”,所指就是與神山并列齊名的“圣湖”——瑪旁雍錯。
西藏瑪旁雍錯濕地位于中國、印度和尼泊爾交界處的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神山岡仁波欽山東南,那木那尼雪峰北側。
瑪旁雍錯是地球上高海拔地區淡水最多的湖泊之一,也是西藏高原最具代表性的湖泊濕地?,斉杂哄e濕地屬內陸濕地,主要濕地類型包括湖泊濕地、高山濕地、灌叢濕地等。符合《濕地公約》國際重要濕地指定標準的1、2、3、4、5、7、8。2005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瑪旁雍錯濕地棲息著黑頸鶴、斑頭雁等大量水禽,也是藏羚羊、野牦牛等珍稀野生動物種群向西藏喜馬拉雅山脈遷徙的主要走廊之一。瑪旁雍錯濕地內共有脊椎動物99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有雪豹、胡兀鷲、黑頸鶴等8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有棕熊、水獺、猞猁、藏原羚、巖羊、鳶、大鵟、高山兀鷲、獵隼、紅隼、藏雪雞等16種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的動物有棕熊、水獺、雪豹、黑頸鶴等9種 ,列入附錄II的種類有狼、猞猁、鳶、金雕、胡兀鷲、鳶、草原雕、禿鷲、高山兀鷲、大鵟、獵隼、紅隼等12種。瑪旁雍錯濕地植物資源豐富,有高等植物34科87屬140種,其中苔蘚植物3科4屬7種;裸子植物1科1屬2種 ;被子植物30科82屬131種。苔蘚植物中含種數最多的是叢蘚科和真蘚科。種子植物中含種數最多的是禾本科,其后是菊科和豆科植物。
瑪旁雍錯濕地屬高原亞寒帶干旱氣候。年平均氣溫0℃,6月氣溫晚上-2℃,白天32℃ (通常21~24℃),冬天很冷,極端最低氣溫達-27.5℃。年日照時數在2800h以上,年無霜期約130天,年均降水量172.8mm。自然災害主要有雪災、地震、洪水、泥石流、冰雹等。
瑪旁雍錯濕地主要湖泊為瑪旁雍錯與拉昂錯?,斉杂哄e曾名馬法木錯,位于普蘭縣址東北約35km。湖水面積412km2,湖水最深可達70m,湖面海拔4587m,是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湖盆形態北岸寬,南岸窄,長軸26km,短軸21km,平均寬度15.9km。湖岸線平直,周長83km。流域面積4560km2?,斉杂哄e是內陸淡水湖,礦化度約400mg/L,湖水清澈,湖心處水色為3號,透明度達14m。拉昂錯又名蘭嘎錯,第四紀時期與瑪旁雍錯同屬一湖,后因氣候漸旱,萎縮肢解成現狀。濱湖東、西、南部環山,北部為河積、湖積平原,地勢開闊。近似湯勺形,水位4572m,長29km,寬17km,平均寬9.26km,面積268km2。水溫約2℃,集水面積2551.5km2。湖水pH8.6,礦化度1.02,屬中度碳酸鹽型微咸水湖?,斉杂哄e和拉昂錯這兩個湖就像是岡仁波欽的兩只眼睛,從外表看來并沒有多大區別,更想不到瑪旁雍錯是淡水湖,而拉昂錯是咸水湖。有人說這兩個湖像兩顆心,一白一黑,白的自然是瑪旁雍錯,黑的就是拉昂錯。
瑪旁雍錯濕地可以保證周邊地區用水,對當地畜牧業生產具有直接意義,同時對當地形成和保持有利于人類生活的小氣候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