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報:據了解,我國一些大江大河,如洞庭湖、鄱陽湖等,近年來缺水嚴重,尤其是枯水期。有學者擔心,鄱陽湖、洞庭湖未來會成為季節性湖泊。您認為,這些大江大河嚴重缺水的主要原因何在?
洞庭湖、鄱陽湖等河湖缺水的原因很復雜,站在不同的立場,不同的人也許有不同的說法。實際上這是一個很學術的問題,需要由科學研究來回答。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這不是單純哪一個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種因素綜合導致的結果。
就拿鄱陽湖來說,其上游有5條河流,本身就修了很多水利工程,汛末蓄水導致上游來水減少。湖區用水又加劇了水資源的緊張狀況。三峽和長江上游眾多水庫相繼建成,汛末蓄水導致長江上游來水減少,長江湖口水位變低。并且,清水下泄,河床沖刷,使得相同流量條件下水位更低。一到枯水期,就把鄱陽湖的水“拉”出來,致使湖水外泄,湖區水資源狀況更加緊張。當然,到底哪種原因占主要比例,爭論的聲音很多,現在很多專家學者都在做專門研究。但是,由多種因素綜合影響導致,這一結果是肯定的。
中國環境報:正是因為缺少生態水,所以鄱陽湖連年干旱?
張行南:干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有人將干旱的原因歸根于氣候變化,這有待商榷。氣候變化是絕對的,帶來的影響也是肯定有的,但能達到一個什么樣的度,可以討論。我們現在面臨的水環境和水生態發生如此劇烈的變化,主要還是人類活動的影響,包括水利工程越來越多、用水量越來越多等。
有人開玩笑,鄱陽湖一到冬季就成了鄱陽溝,灘地變成了鄱陽大草原。甚至有人說鄱陽溝要變成季節性溝,要斷流之類。事實上,江西省現在主張修水閘,主要理由就是在枯水期時能蓄一點水,使湖里有一定的水量,以保護鄱陽湖的生態環境。
中國環境報:缺少生態水,會對湖泊、河流的水生態造成怎樣的影響?
張行南:沒有了水,也就談不上生態了。水生態惡化了,人類、水生植物和水生生物等的生存條件就會受到破壞,其生存必然會受到影響。長江就是一個例子。長江是世界第三長河,同時也是中國水生生物最為豐富的河流之一。在長江水系中,魚類資源非常豐富。但是,近年來長江的大規模開發,改變了水生生物的水流生境,對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產生了無可挽回的重大影響。如“四大家魚”是長江主要的經濟魚類,但是,水庫的修建改變了原有的水溫和水流狀況,阻斷了魚類的洄游路徑,影響了魚類產卵。近年來,很多專家學者都在開展這方面的研究,以減輕水利工程對水生生物生境的影響。
當然,水庫修建完成,當地水生態環境達到新的平衡后,會產生新的物種,或者適合其他魚類生存。這種例子國際上也有。
中國環境報:眾所周知,水電開發對優化我國能源結構、促進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其對河流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也日益凸顯。那么,水電開發會帶來哪些主要環境問題?特別是電站蓄水和運行使壩下河段減脫水,會在水生態上引發哪些突出問題?
張行南:水電開發對生態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很明顯,如河流被阻斷后,水生態發生了改變,對水生生物的生存帶來威脅,比如剛才說的魚類難以洄游的問題。水庫建成后底部水溫發生了變化,尤其是夏季水庫工程的水溫變低,對水生生物的生境也有影響。此外,修建水庫可能會引發地震災害,或者帶來庫區滑坡現象等。并且,水庫蓄水后,對局部的小氣候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據我所知,有人提出三峽水庫建成后大氣中水汽含量變高,造成當地出產的臍橙不甜了。這在理論上是可能的,然而,空氣中水的濕度到底有多少,其影響的范圍有多大,很難評估。同理,修建水庫對當地水生態、水環境造成的影響,也很難完全說清楚。但是,肯定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水電工程上馬之前要做好環評,經過審批之后才能建設。
當然,我們也不能只強調生態環境上的負面效應,實際上也有好的一面。例如,三峽大壩建成后,冬季放水比天然徑流要大,可以用來調蓄。再如珠江口,可以用上游水庫的淡水壓住咸水,不讓咸潮產生,改善了珠江口的水環境和水生態。
我也說兩句 |
![]() 河北省蓮瑞水生植物種植有限公司 種植批發荷花苗、睡蓮、水蔥、蘆葦苗、黑三菱、千屈菜、藕苗、美人蕉、菖蒲、花葉蘆竹、慈姑、香蒲、黑藻、苦草、荇菜等各種水生植物。 網址 www.bydlr.com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