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在水中、水在城中、水韻長安”,這樣的理想愿景如今已初步實現,綠色已成為三秦大地和西安的主色調。記者近日在西安采訪時看到,周末的渭河河畔風景優美,成為很多市民夜間散步游玩的場所。
“在未治理之前,河水污染日益加劇,生態環境破壞嚴重、河道堤壩防洪能力差,經過四年治理,已建成300年一遇的防洪堤壩,新增生態堤防22公里,為西安市民人均增綠3.52平方米。”西安市渭河建管處副主任候婧昕告訴記者。
渭河是陜西人民的母親河,孕育了千年華夏文明。陜西省近年來通過加寬堤防、疏浚河道、整治河灘、水量調度、綠化治污、開發利用,實現渭河“洪暢、堤固、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切實把渭河打造成關中防洪安瀾的堅實屏障、堤路結合的濱河大道、清水悠悠的黃金水道、綠色環保的景觀長廊、區域經濟的產業集群,重建渭河新的歷史輝煌。
今年6月,渭河綜合整治工程將實現主體竣工。渭河正在成為橫貫關中最大的生態公園、最美的景觀長廊、最長的河濱大道,成為三秦大地的好景致,沿渭群眾休閑娛樂的好去處,真正讓沿渭百姓受益。
多措并舉 山水煥發新生機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深入發展,到2015年,全市用水總量控制在18.7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6%,水資源的短缺形勢將更加嚴峻,加大水資源節約保護刻不容緩,加快節水型社會建設勢在必行。
“使用再生水后,高新區每年節約水量達35萬噸,污水經過處理后,可以二次利用,目前西安市高新區再生水利用率達到40%,再生水不僅可以沖廁所、還可以綠化養護、沖洗道路,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西安市高新區環保局局長徐兵介紹說。
據了解,西安市污水處理能力和再生水利用率有較大提升。一是建成了一污、二污、四污等6座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新增污處理能力66.5萬噸/日,西安市已建成污水處理廠25座,總處理能力202.1萬噸/日。二是鋪設再生水管道115公里,年利用量達到8554萬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從2012年的7.8%,提高到目前的15%,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西安市2012年年底出臺了《西安市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條例》,但由于基礎設施不健全、群眾再生水使用意識不高、西安市老城區再生水利用率僅達到20%,中水利用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創新水利投融資機制促進水生態文明建設
近年來,陜西大力推進水生態綜合整治,積極探索新時期水利投融資工作的新模式,加大市級財政投入,安排水利建設基金、多方申請銀行貸款資金等措施推動全省水利快速發展。四年來共計落實水利建設投資152.82億元,是“十一五”五年完成投資82.36億元的1.86倍。
為破解公益性水利工程融資難度不斷加大,西安市實行財政資金以獎代補政策,先后吸引社會資金近50億元,建成了浐灞國家濕地公園、灞河灞橋濱河生態濕地、灃河生態景區、沙河濕地公園、氵皂渭人工濕地等一批水景觀工程,既整治了河道,改善了環境,又推進了區域經濟發展,實現“雙贏”。同時,采用BOT模式,引進企業投資11.6億元。
據了解,陜西省正在全面的完善關中水系生態環境,已經初步建立了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防洪減災體系,實現河庫湖池渠連通、地表水地下水互補,打造“河湖連通、安瀾惠民、山水相依、環境優美、城水交融、宜居宜業”的關中新貌,傳遞的是水與城、水與人自然和諧的生態文明理念。
我也說兩句 |
E-File帳號:用戶名: 密碼: [注冊] |
評論:(內容不能超過500字。) |
*評論內容將在30分鐘以后顯示!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