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受災害階段有不同,早期怕洪澇 晚期怕低溫
除此之外,有研究探討了2000年以來我國水稻災害時空變化及其氣象和農業管理兩方面的原因。基于農業氣象觀測站水稻災害觀測記錄并結合氣象指數,對比分析了溫度較高的后十年(2000至2009年)與前十年(1991至2000年)水稻主要災害(包括干旱、洪澇、高溫熱害、低溫冷害和病蟲害)發生頻率的時空變化特點。發現這些災害發生頻率的變化主要歸因于極端氣候的變化,同時農業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災害的發生。
農業災害風險增加并呈現新特點,如洪澇災害和病蟲害更頻繁地發生在相對早期的生長階段,而低溫冷害更頻繁地發生在我國西南地區相對晚期的生長階段。
研究結果表明,應擅于發現并根據氣候變化背景下農業災害發生的新特點,科學、及時地開展農業災害風險管理,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
長期氣候變化影響物候,小麥、水稻生長期均有變化
極端氣候事件由于現象顯著,較易引起人們重視,但是緩慢變化的氣候平均狀況,通過影響農作物物候和產量,也對農業產生了深刻影響。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陶福祿研究員等,基于全國農業氣象站點的物候觀測資料,分析了1980年以來氣候平均狀況對主要農作物的物候影響。研究發現,1980年以來由于氣候變暖導致的冬小麥開花和成熟期提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初夏高溫對冬小麥生產的影響,有利于小麥適應氣候變化和提高產量。
另外,不同品種水稻的物候變化受氣候變化影響也不盡相同。氣候變暖對80%的調查站點的生長季長度具有縮短作用。然而,由于品種的改變,長江中下游早稻的生長季和生殖生長階段一般是延長的,進而獲得了高產。相反,由于氣候變化和早熟品種的種植,使得長江中下游晚稻的實際生長季長度變短,可避免冷害以獲得高產。類似的研究也表明,氣溫每升高1℃,全國水稻的整個生育期平均縮短4.1至4.4天。
氣候變化影響主要農作物產量,水稻獲益 小麥玉米受損
縣級尺度和國家站點尺度的作物產量數據的統計分析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對我國主要農作物的產量變化產生了影響。
1980至2008年以來,主要氣候變量(氣溫、降雨、輻射以及氣候總體)的變化趨勢對我國四種主要作物水稻、小麥、玉米和大豆產量的影響有正有負,即:氣候變化會引起小麥和玉米單產和總產的同時降低,其中單產降低1.27%和1.73%,總產降低3.6×105噸和1.53×106噸;而氣候變化對水稻的生產則有促進作用,使其單產和總產分別增加0.56%和7.44×104噸,成為增產最明顯的作物種類;大豆單產降低0.41%,總產則增加4.16×103噸。我國北部和東北部干旱和半干旱區的玉米和小麥對氣候變化最為敏感,需通過品種和農業管理改變應對氣候變化。
然而,不同的資料和研究方法的結果存在差異。有研究表明,平均溫度和溫度日較差對全國尺度的小麥和玉米在整體上具有負效應,但平均溫度對北方中部地區的小麥和東北東部的玉米具有顯著的正效應。
中國糧食儲備足以抵御氣候災害
雖然近些年由于作物品種的改善、施肥和灌溉等人為管理措施的提升,我國糧食產量一直在保持增長,然而中國的糧食安全一直受到氣候災害的影響。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指出:氣候變化通過改變溫度、降水以及極端氣候事件(高溫、干旱、洪水等)對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糧食生產產生了顯著影響。正確理解氣候災害對作物生長的影響,可提高農業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緩解氣候變化對糧食安全帶來的不利影響。
那么,中國現有的糧食儲量是否能夠抵御過去氣候災害引起的最高糧食產量下降?各省糧食作物多樣性能否有效降低氣候災害對糧食產量的打擊?哪個區域較少地受到氣候災害的影響,應該被更多地作為農業用地來滿足未來的糧食自給目標?
已有研究表明,假設所有省份在同一年均發生了1995年以來各省發生過的最嚴重的氣候災害情況,中國谷物產量會降低1億4千萬噸。因此,中國現有的1億2千萬至2億噸的糧食存量,足夠抵御一年的氣候災害帶來的減產風險。
中國具有較高糧食作物多樣性的省份,不易受到洪水威脅但更易受到干旱的影響;而中等糧食多樣性的省份,能夠比較容易降低氣候災害對糧食產量的減產風險。包括華北平原在內的主要糧食產區相對較少地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另外,中國的糧食自給目標越來越取決于易發生干旱的東北三省。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