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瑞草
原野上,我們常見的野草是苔草、冰草一類的“水陸兩棲”草本植物,這也是生物進化中僥幸生存下來的高等植物。它們的適應能力極強,除了兩極冰川外,大概地球上有水的地方都有它們的伙伴。
就一片濕地而言,植物群落的空間分布并非雜亂無章,而是遵循一定的規律集合成群落,并相互影響,共榮共衰。從陸地到水域,濕地植物依次布局著優勢植物:濕生木本、濕生草本、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我們平常所說的野草正是濕地植被家族的主要成員--沼生或濕生植物,它們可以常年生活在陰濕的土壤里,也可以蔓延到相對干燥的陸地。一個地方的水土條件如何,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一眼野草的生長情況怎樣。只要野草豐茂,這個地方必然是地肥水美。
在河流、湖泊、海濱濕地,水生植物呈梯級分布,濕生、水生植物相互伴生,維護著生態平衡;而在祁連山高原草甸、平原沼澤,苔草類卻是“主要角色”,它們密集如毛發,緊緊抱成一團,齊心協力蓄積水量、調節水源、凈化水質,持續為河流提供涓涓清流。
走近濕地,那些鋪天蓋地的濕生植被恰似鮮艷的衣妝,妝扮得山川曠野流光溢彩,給野生動物創造了生息的天堂。在黑河濕地中,各種苔草四處遍布,其中毛果苔草是優勢種,密密匝匝扎根于河漫洼地,還有睡菜、球尾花、小貍藻等植物伴生,根莖交錯,覆蓋四野,春夏之際,沼澤湖泊區水草青青,野花繽紛,如同綠色海洋。蔥郁而富饒的水草,為鳥、魚、蝦、貝提供了生存保障和食物來源。茂密的苔草,庇護著野生動物縱情歌舞,喧囂的生命又預示著生態的良好。
黑河水源來自高山冰川融化的雪水。走近源頭,看到的景觀只有高原草甸,沒有高大的樹木,也少見高挺的水草,漫山遍野遍布著高山蒿草、高原苔草,所有的山腳下幾乎被松軟的苔草鋪成了地毯。當冰雪融化或雨水沖刷而下時,這道綠色的地毯立刻敞開胸懷,攔住泛濫的洪流,將泥沙留下,把清流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河道,從而保障了黑河流徑千里而不停滯。在任何一條大江大河的發源地,一般都有諸如此類的高原草甸,它們是河流的緩沖區和蓄水庫,調節著河流前進的步履,維護著河流的健康。
濕生或沼生植被除了維護地球生態的良性循環外,這些不起眼的平凡小草與人類生活也有千絲萬縷聯系,像苔草、莎草、冰草、紫羊茅、高山嵩草、鑣草、黑三棱等都是優良的牧草;生長于西北高原濕地的馬藺,能在重度鹽漬化土壤上能良好生長并改良土壤,花、葉美麗,可觀賞;花、種子和根可入藥,清熱解毒,利尿止血。鹽堿濕地的芨芨草,被稱為土壤水分的“監測員”,可在一定程度上預報土壤水分狀況。它常常與寸草苔、羊草等組成鹽濕草甸群落,在荒漠草原帶常與賴草、白刺組成鹽生群落。芨芨草是優良的飼用禾草,可作為一種優良的造紙原料,又可用于改良鹽堿地、保護渠道。地毯草、白穎苔草、異穗苔草等,可作草坪,美化環境 。水花生,可作豬飼料,全草入藥,有清熱利水,涼血解毒之功效。石龍芮,藥用可治淋巴結核,瘡毒和毒蛇咬傷等癥。
一些弱小的濕地野草長期形成自我保護的能力,成為植物王國的隱形殺手。有一種叫蝎子草的植物,全身毛茸茸的,長滿特殊的空心刺,扎進人畜肌體,馬上會紅腫起來,疼痛無比。豚草的花粉散發到空氣中,被除數人吸入后,容易引起哮喘和皮炎,在豚草分布區的人們,每當夏季來臨,過敏性患者都設法逃避豚草花粉的襲擊。
濕生植物在生物多樣性方面的貢獻,我們未知的東西還很多,看似十分平常的一株小草,它可能是生態鏈上不可或缺的一個連接點,關系到一個種群的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