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在自治區黨委和求是雜志社共同舉辦的“全面小康與邊疆治理”理論研討會上,來自區內外的20位領導和專家學者聚焦邊疆治理現代化、民族地區脫貧攻堅、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發展生態經濟和綠色產業等主題,分組進行深入研討交流。
以下是廣西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陳建軍發言的主要觀點。
● 廣西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 陳建軍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近年來,廣西自然資源系統立足打基礎、建機制、管長遠,加快構建國土空間規劃、用途管制、生態保護修復三大制度體系,推動自然資源治理能力穩步提升。
大力推進“多規合一”,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成立國土空間規劃技術聯盟,做好各級各類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目前,自治區級國土空間規劃完成了21個重大專題研究,構建涵蓋460個專題數據庫的國土空間規劃基礎信息平臺。下一步,加快編制各級國土空間規劃,構建“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加快實現全區“多審合一、多測合一、多圖合一”。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合理配置生產、生活、生態三大要素,把握好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度。
大力推進“全域管控”,嚴格自然生態空間整體約束管理。聚焦全域全類型用途管制,探索建立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政策、運行、監督體系,在嚴守耕地紅線、促進資源高效利用、強化要素保障供給、增進民生福祉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實踐證明,推進全域空間管控,要強化系統思維和底線思維,精準施策,把該開發的地方高效集約開發好,把該保護的區域保護好。要堅持把節約放在首位,以更少資源消耗換取更大綜合效益。要加快推進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大力推進“一體修復”,加快自然恢復修復,自然資源系統治理邁出新步伐。在維護自然地理格局和生態系統功能完整性的前提下,系統謀劃、一體推進,打造了一批自然資源系統治理的“示范工程”。實踐證明,擦亮廣西“山清水秀生態美”的金字招牌,必須牢固樹立山水林田湖海濕地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理念,加快推動河湖聯動、陸海統籌治理,努力消除生態負債。必須嚴厲查處破壞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和損害群眾權益的問題,切實提高違法成本,呵護綠水青山。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