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對于甘州,猶如渭河之于陜西,涇河之于山西,海河之于天津。是一條母親河。
為什么叫黑河?它與眾不同的特點是什么?首先是因為從祁連山上積雪融化流下來的雪水,攜帶了大量黑沙,水呈黑色,故曰黑河。黑河自金塔縣的鼎新以下到額濟納旗湖西新村段又稱弱水,亦稱額濟納河。其次是,天下的河川往東流,而這條發源于祁連山的河,卻是往西流。最終是流向居延海,今稱額濟納湖泊。這是它與眾不同的地方,也注定它是一條多災多難的河流。我有一首詩,曾對黑河的這一特點給以介紹:“縱橫阡陌連廣漠,西接弱水瀉清波;從來河川東流海,惟有黑河走西溯。”
我在那兒生活的時候,黑河水還不少。不過沿河自五八年以來,修建了許多水庫,河流變細變小。我曾趟過一次中間的細流,雖然是夏天,那水也與內地不同,冰的好象深入骨髓似的,太涼了。
為了弄清弱水的來龍去脈,我查過不少書。《辭海》的解釋是:弱水為古水名。凡水道由于水淺或當地人民不習慣造船而不通舟楫,只用皮筏交通的,古人往往認為是水弱而不能通舟,故稱“弱水”。如《山海經》《十洲記》等中記載了許多并非同一河流而相同名稱的弱水。《山海經》載的昆侖之北,有水,其力不能勝芥,故名弱水。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最早的地理書始見于《尚書、禹貢》:“導弱水至于合黎。”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鄭康成曰:‘弱水出張掖。’”我在那里時,曾經在張掖縣文化館看到過一石碑,叫西夏黑水河建橋勅碑。由于當時黑河經常發洪水,老百姓過河不方便,西夏統治者便在此修了這座橋,并且立了這座碑。上面記載了西夏國告黑水河諸神的許多話,意思是所有水土之主,山神、水神、龍神、樹神、土地神要保護此橋,不發洪水,佑我邦家。碑的上方還刻有兩個飛天的畫像,云氣繚繞,栩栩如生。這座橋對了解西夏官制和黑河名稱的演變,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于弱水的另一種解釋是古代小說中關于弱水的傳說。漢代東方朔的《十洲記》中,“鳳麟洲在西海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弱水繞之。鴻毛不浮,不可越也。”過去只知道甘州又叫雍州,涼州,看了東方溯的材料,才知道歷史上還有“鳳麟州”這一說。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叫法,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弱水與名著《紅樓夢》還有聯系。“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出自《紅樓夢》第九十一回《縱淫心寶蟾工設計,布疑陣寶玉妄談禪》。黛玉想了解寶玉的心思,就故意激他說:“寶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樣?寶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樣?……”寶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三千”,蓋出于佛家三千大千世界,天臺宗善言一念三千。是數量多、范圍廣的意思。
后來,古典文學中逐漸用弱水來泛指險而遙遠的河流。比較有名的是蘇軾的《金山妙高臺》中有句:蓬萊不可到,弱水三萬里。這是弱水第一次與具體的數字連用。張孝祥的《水龍吟——望九華山》中也有一句:縹緲珠幢愚衛,望蓬萊、初無弱水。其他的詩詞中就很少見弱水的句子了。反到是后來的小說中用的比較常見些。
其實,古代弱水并不弱,唐代的河流很寬、很大。《西游記》第二十二回唐三藏收沙僧時有詩描述流沙河的險要:話說唐僧師徒三眾,脫難前來,正行處,只見一道大水狂瀾,渾波涌浪。三眾來看時,見上有三個篆字,乃流沙河,腹上有小小的四行真字云:“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唐僧三人降服收攏了沙僧后,是沙僧用胸前的念珠化作一條小船,才渡過流沙河的。這說明那時候,黑河水是很大的。現在唯一能感到它歷史輝煌的印記,是河道的寬闊,足有二三里路的距離,要走半天才能到達對岸。
再到后來的弱水,引申為愛河情海。這便是我們現在口邊的“弱水三千”,是說除了你,我誰都不愛的意思。“弱水三千”成為了典故,只存在于古龍和金庸的小說里。瓊瑤和亦舒的鴛鴦蝴蝶小說里,也有很多引用。可惜,在今天現實社會中,這種情有獨鐘的事已經很少了,速遞、速配成了時尚。
后來由于黑河流域中下游地區極度干旱,加上沿途過度引水,黑河的水已無力抵達居延海。1961年、1992年,額濟納的“生命線”——西、東居延海相繼干涸了,昔日水草豐美的東居延海在不到10年的時間幾乎成了生命禁區。大片胡楊林死亡,綠洲萎縮,這里成了沙塵暴的源區之一。黑河面臨著滅頂之災,它在悄悄地悲泣!
好在后來國家對黑河水進行了分水處理,經過多年的努力,終于實現了黑河水進入東居延海。如今東、西居延海已分別蓄水31平方公里和26平方公里,居延海重又煥發了昔日的風采。
我在散文《祁連山,我心中的山》中曾談到這條河,它是河西人民的命根子。的確,甘州很少下雨,全年的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房子都是用灰土培的。當地居民吃水、灌溉、喂牲畜,都是靠這條河的水。由于生態環境的變化,加上沙漠的侵蝕,祁連山上的冰川也在不斷傷上推移,雪水融化量越來越少,成為真的弱水了。這條河的確有干涸的危險。如果時光能夠倒流,回到《西游記》里邊描述的弱水,該有多好啊!現在有人甚至提出,用一顆原子彈,把唐古拉山炸開一個大豁口,讓印度洋的暖濕氣流過來,增加河西地區的降雨量,從根本上治理河西缺水的困難。這倒是一個大膽的設想。
弱水是母親河,它哺育了河西五百萬人民。我在那里也喝了五年多這條河的水,深知它的甘甜和冷冽。當地的老百姓食用水,一般是通過干渠引進村邊,挖一個蓄水池,通過沙子過濾,到井里,再挑水吃。由于是雪水,不含堿,也不含氟,符合飲用標準。
弱水的悲歡離合,興衰存亡,給我深深的思考:時光是無情的,人的腳不能同時踏進一條河流,此水已非昔水;水是生命之源,沒有弱水,河西走廊只能是一片荒漠。甘州人應該象保護黃河那樣,保護這條母親河。
我也說兩句 |
![]() 日日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