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0日至16日,應臺灣師范大學環境教育所所長汪靜明教授邀請,本人和國家林業局自然保護區研究中心劉文敬博士、浙江省林業廳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處俞肖劍調研員,赴臺灣參加了由營建署、水利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臺灣師范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聯合舉辦的“氣候變遷下的河川復興——臺灣櫻花鈎吻鮭環境教育國際研討會”,并分別參訪了雪霸國家公園武陵地區大甲溪流域七家灣水系、武陵植樹造林地、櫻花鈎吻鮭生態中心、環山部落、平等小學、南山部落、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中心等地,深入了解了臺灣各界為保護櫻花鈎吻鮭的棲息環境,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本系列將以參訪的櫻花鈎吻鮭的主要棲息地等不同地點為主線,簡要介紹櫻花鈎吻鮭、研討會以及臺灣的風土人情等相關內容,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關于櫻花鈎吻鮭
“櫻花鈎吻鮭”是一種世界珍稀魚類,臺灣公告的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產于臺灣高山溪流。用腮呼吸,是變溫性卵生的水生動物。身體側扁延長,呈流線的紡錘形,有記錄的最大體長約57厘米,富有橢圓文彩并鑲嵌黑寶石斑點。臺灣人民將其昵稱為“小櫻”。
——摘自汪靜明著《臺灣櫻花鈎吻鮭生態教學設計》一書。
以上是生態學介紹,但個人覺得還是抄汪靜明教授的一首詩來介紹比較通俗易懂。
《鮭魚身世》
汪靜明
2010年
鮭魚喬遷,以洄游之名
非比尋常的航行
在冰河時期的暖化
在板塊作用的擠壓
鮭魚定居,以陸封之名
非比尋常的歸宿
在八十萬年的曾經
在中臺灣的當下
鮭魚起駕,以返鄉之名
非比尋常的歸途
在氣候變遷的極端
在亞熱帶的南端
鮭魚回鑾,以國寶之名
非比尋常的演化
在太平洋的普渡
在大甲溪的鎮瀾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