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景秀美的西安浐灞國家濕地公園。
|
30只朱鹮在寶雞千陽縣千湖國家濕地公園放飛。
4月28日,陜西省林業廳發布陜西省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成果,與十年前陜西省第一次濕地資源調查相比,全省自然濕地面積由29.29萬公頃,增加到30.85萬公頃,總面積增加了1.56萬公頃。
濕地面積增加1.56萬公頃
此次調查結果顯示,陜西省共有4個濕地類12個濕地型,8公頃以上的濕地總面積30.85萬公頃,占全省總面積的1.5%。其中分布在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和水源保護區中受保護的濕地面積15.31萬公頃,濕地保護率達到49.63%。
從各類濕地面積比重來看,河流濕地25.76萬公頃,面積最大,占全省濕地總面積的83.50%;其次是人工濕地3.23萬公頃,面積占全省濕地總面積的11.46%;第三是沼澤濕地1.10萬公頃,面積占全省濕地總面積的3.58%;第四是湖泊濕地0.76萬公頃,面積占全省濕地總面積的2.46%。
此外,據陜西省國土資源廳2010年統計數據,我省還有稻田濕地類型面積16.51萬公頃(在濕地總面積中未作統計)。與陜西省第一次濕地資源調查比較,全省自然濕地面積由29.29萬公頃,增加到30.85萬公頃。
濕地分布從陜南、陜北和關中三個地區來看,關中多于陜南,陜南多于陜北。我省關中地區以河流濕地為主,人工濕地中的庫塘(水庫)、輸水渠和水產養殖場數量較多,面積較大,同時也是為數不多的沼澤濕地主要分布區;陜南以河流濕地為主,有部分庫塘濕地(水庫)分布;陜北以河流濕地為主,有部分庫塘濕地(水庫)分布,同時也是我省湖泊濕地集中分布區。
陜西省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
我省濕地資源雖與其他省份相比較少,但濕地生物多樣性依然豐富,特別是濕地鳥類種類多,數量大,保護等級高。根據調查統計,全省共有濕地鳥類9目24科121種,其中屬國家Ⅰ級保護7種,Ⅱ級保護12種,省級重點保護19種。本次調查濕地野生動物共計312種,其中,除鳥類外,還有魚類6目15科78屬136種和亞種,兩棲類2目8科14屬28種,爬行類2目5科17屬22種,哺乳類3目4科5種。
本次調查濕地維管植物共62科177屬361種。蕨類植物4科4屬5種,被子植物58科173屬356種(含變種、變型),其中省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種。近些年我廳積極采取各種方式開展濕地保護工作。建立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是保護典型濕地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的有效措施。我省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發展較快,截止2014年底現有各級濕地保護區9處;國家濕地公園26處。受保護的自然濕地面積10萬公頃。
陜西省濕地保護仍存在問題
通過本次調查發現,我省濕地保護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一些濕地資源破壞嚴重、濕地功能退化,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生態質量下降、環境容量降低;二是部分濕地面臨著泥沙淤積、水體污染和盲目開發等嚴重威脅,受威脅壓力持續增大,威脅濕地的主要因子有所增加,影響范圍和影響頻次也在增長。其中水源污染、水利工程和引排水的負面影響(水源補給不足)、圍墾、基建和城市建設、礦產資源開發等是主要因素;三是陜西省濕地管理體制不夠健全,多數地方尚未建立濕地保護專門機構,造成政出多門、責任不清、權責脫節、管理缺位現象;四是濕地保護的長效機制尚未建立,資金投入不足。濕地保護科技支撐薄弱,依法管理水平較低,全社會濕地保護意識有待提高等。
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與森林、海洋并列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類型,它是水陸相互作用形成的獨特生態系統,具有季節或常年積水、生長或棲息喜濕動植物等基本特征,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景觀和人類最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省林業廳倡議全社會都能參與到保護濕地中來,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建設美麗中國,美麗陜西做出貢獻。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