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濕地公園品質 爭創名優特新品牌
——我為五峰百溪河國家濕地公園獻一計
近期參加百溪河國家濕地公園舉辦世界濕地日宣傳活動,觀看百溪河濕地公園總體規劃設計,她是我縣百溪河濕地公園。無論是從“建筑風格還是景觀,抑望一帶藍藍的天空,一處處的石林,一座座挺立的山峰,一片片紅花綠葉或是俯瞰一排排木板壁房,一處處土家吊腳樓,一座座人行瓦木橋,一條彎彎的峽谷清澈見底小溪,一處半山間飛流瀑布,一個個山頂小木亭,一條山石人行棧道濺水南流”,還是從將能引發游客的某種情感呼應。百溪河濕地公園的純天然原始風貌美好性,一定能從游客的內心情感來把握。
濕地公園重在保護與適度開發,最重要的做到了思維不僵化,公園的規劃發展是在純天然和人文資源、刀耕火種原始部落經濟基礎上、后現代觀光休閑旅游市場環境為基礎,而不是由框框決定的。做到了數百人可以成為一個原始濕地公園,1000人至3000人也可以成為現代濕地公園。做到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念。
一、建議進一步做好濕地公園開發前期“三部曲”的工作
旅游“開發商只有懂得怎么跟政府拿地,注重怎么做好山林地塊,河流山川、生產生活、百姓起居、民間娛樂等民俗分析,才不至于淹沒在市場調查龐大的數據之中!”
無論拿山林地塊使用權、所有權、特許經營權(或林農、農民使用權、經營權、補償款變股權與股金)分析,還是市場調研,都需要從資源(包括自然資源、土家人文資源和社會經濟資源)、交通流、人氣流、(老百姓資源資產資金)“三資流動”、投資回報等幾個方面入手:
“環境特征決定地塊的“稟賦,地塊稟賦決定濕地公園的成長高度”
對于觀光休閑旅游濕地公園來說,最重要的是得天獨厚的峽谷山水及氣候條件。其次是地表附屬物,包括溝壑、小溪流水河道、山林植被、民居、林農作物等。而在此區域內,必須有土家人文活動的場所才適合做觀光休閑濕地公園。產業是濕地公園生存的基礎。濕地公園必須要有明確的產業規劃。產業發展方向研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現有的資源能否培育“一個刀耕火種土家原始部落后現代文化旅游產業景區”(如陽朔劉三姐影像的影響力,而有機會培育出眾觀光休閑濕地公園產業,其他地方無法適合模仿);
——環境、資源、旅游市場能否成長一個具有土家文化特色田間刀耕火種,山間野花、藥材、野果種植栽培、四旁野生家禽養殖、家庭土布制作民族服裝、草鞋帽等編制。
借著政府號召的勢頭,必然會引起眾多旅游開發商一哄而上做濕地公園觀光休閑,考慮周邊的競爭關系及由此帶來的開發風險評估很重要。因此,把百溪河濕地公園打造成具有不可復制的唯一性至關重要。百溪河濕地公園觀光休閑旅游開發的最高目標是能把濕地公園做成真正土家風情文化旅游故鄉!連異地游客也能被吸引在此落地生根!
交通通行適度可達性,是重保護與適度開發濕地公園先決必要的條件
可以想象,地處偏遠、人跡罕至的峽谷,即使有再好的自然資源,也難以成為濕地公園開發理想的選址。濕地公園與公路交通和老縣城接駁時間在45分鐘左右,與新縣城漁洋關接駁時間1.30分鐘非常適宜,旅行社和自駕游的游客能接受。今后交通工具逐漸增多,如宜來高速公路、神農架至張家界旅游高速公路、呼南高鐵、自駕、直升飛機等。
資源需要人去主動發現,發現資源要求人具備智慧
首先,做市場調查分析要把控方向感。資源好壞,關鍵是看置放在怎樣的旅游消費市場背景。
五峰百溪河濕地公園放在本地來看并不顯眼,是武陵山隨處可見的喀斯特地貌。但把眼光放得更高一些,就資源屬性來說,中渡的資源比桂林、陽朔差不了多少,只不過在本地人眼中很普通,而如果放到武漢、荊州、襄陽、宜昌等大中城市這些市場,這就是稀缺資源。
做市場調查分析要發揮洞察力。有的地方看似貧瘠,其實也許隱藏著最獨特的資源。關鍵在于是否有能力發現,發現資源是需要智慧的。
資源的價值屬性不僅彈性很大,而且具有多個維度:
(1)可塑空間:資源不必像黃山那樣高大完好,而是是否能通過修飾和改造,呈現出獨特的面貌;
(2)可體驗性:資源通過上述修飾和改造,從而具有可體驗性;
(3)認知維度:看似貧瘠的百溪河是否可以通過智慧發現隱藏的獨特性;
(4)表達難度:無論多么優秀的資源,如果沒有被表達,不過是野外的一片峽谷風景,而表達資源則需要情懷。
二、借鑒外地經驗,精準濕地公園功能定位,完善“頂層設計”
濕地公園定位就是要告訴我們,要做一個什么樣的濕地公園。比如:“宜城市萬洋州國家濕地公園得天獨厚的濕地資源條件和區位優勢,分析了公園核心區的總體規劃布局,濕地植物規劃,水系規劃。功能定位:一個親生態、重文化、高景觀、多游覽,融合濕地生態文化與楚漢風韻精髓,兼具高質量景觀風貌與多元游覽體驗的城區型綜合性濕地公園。
以生態為基底——打造長江流域低沖擊低影響機制的濕地生態景觀格局典范
以項目為觸媒——打造鄂西地區濕地旅游目的地,驅動宜城市品牌文化增值
以楚韻為精髓——打造華夏大地獨一無二,弘揚濕地與荊楚文化的生態楚園
總體規劃布局
一心兩帶四區七園“一心”:指以合理利用區的節慶廣場為濕地公園的景觀游覽核心;
兩帶”:指公園南岸的濕地游覽風光帶與北岸的濕地恢復重建帶;
“四區”:指合理利用及管理服務區、科普宣教區、限制活動區、自然恢復區”。
1、完善濕地公園繼續做好頂層設計:濕地公園的文化旅游保護與開發模式、濕地公園土家文化觀光休閑旅游的盈利模式、濕地公園觀光休閑旅游的戰略規劃、濕地公園的運營和濕地公園的品牌創建培育等。
把控開發組合模式的占比:商旅游樂設施不能超過10%,要近最大力量保護現有百溪河河流、山川、土地、居住及土家農民傳統生產與生活人情習俗。
因為項目規模較大,單一的形態和業態難以支撐。所以,很多人就將更多的類別組合進去。這種模式關鍵是處理好幾種類型的邏輯關系,將能夠相互依存、相互提升的類別進行組合。如觀光休閑度假和養老的組合,觀光和游樂的組合等都可以大大提升百溪河流域濕地公園片區的生存和發展能力。
游樂設施雖然能吸引人氣,但不能真正提升項目的居住價值,所以在組合模式中占比不宜超過15%。旅游開發商不是政府,主要功能不是搞公益形象,能爭取利潤最大化才是王道。
攻克好功能規劃中的難點:規而不亂、有序而無痕、原址原始原貌。
根據市場功能的需求,百溪河濕地公園已規劃羅列出五大功能區:生態保育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土家農居恢復重建區、管理服務區。不同的區域,就有不同的修建性詳規和配套。
2、品質可以用錢堆砌,唯有品牌是不能被模仿和復制的。品牌必須具有情懷和匠心。因此,情感是土家文旅特色小鎮品牌的核心,怎樣建立IP與人的情感關聯關系至關重要。正如開始所講的無論是“建筑風格還是景觀,抑望一處處石林,一座座挺立的山峰,一片片紅花綠葉或是俯瞰一排排木板壁房,一處處土家吊腳樓,一座座人行瓦木橋,一條彎彎的峽谷清澈見底小溪,一處半山間飛流瀑布,一個個山頂小木亭,一條山石人行棧道濺水南流洞庭湖”,都要自引發游客的某種情感呼應。百溪河濕地公園的純天然原始卡斯特自然風貌美好無限,一定是從人的內心情感去把握的。
旅游產品和服務是品牌的基礎。具體到每一個觀光休閑濕地公園的IP如何打造,則要根據地理條件有限的基礎資源、產業、規模、地理位置、整體環境、面對的市場等各種因素進行綜合研究、提煉。
特色濕地公園,特色創建目前濕地公園主要有三種創建模式:
(1)特色為本。
特色濕地公園是集產業鏈、投資鏈、創新鏈、人才鏈、服務鏈于一體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是現代農產品加工化、現代小區化、現代信息物流化和綠色化融合發展的新形式,要按照“五縣戰略”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結合自身特質,找準產業定位,制定各具特色發展規劃,挖掘產業特色、人文底蘊和生態稟賦,形成“產、園、人、文”四位一體有機結合的重要功能平臺。
(2)產業為根。
特色濕地公園應聚焦新一代物流信息技術、高端農產品加工制造、新材料、中藥材與中醫、節能環保、山谷搜索高新、旅游、互聯網經濟等新興產業,兼顧土家工藝美術(木雕、根雕、石雕、鞋墊等)、土家紡織圍巾、草鞋、布鞋、土家服裝、高山茶葉、土家臘制食品、土雞蛋、養殖蜂蜜等傳統特色產業,選擇一個具有土家特色和比較優勢的細分產業作為主攻方向,力爭培育為支撐特色濕地公園觀光休閑旅游未來發展的民族特色旅游產業。每個細分原則上只規劃建設一個特色濕地公園景區。
(3)宜居為核。
特色觀光休閑旅游濕地公園要堅持精而美,按照節約集約發展、“多規融合”的要求,充分利用現有區塊的環境優勢和存量資源,合理規劃農林業生產、生活、純天然生態等空間布局,規劃區域面積一般控制在500公頃左右。其中,建設用地規模最好控制在15公頃左右,原則上不超過規劃面積的30%,必須盡最大力量控制百溪河流域片區開發面積。特色觀光休閑旅游濕地公園要建設3A級以上景區標準建設。
(4)雙創為體。
特色觀光休閑旅游濕地公園要把人才引進作為首要任務,把為企業家構筑創新平臺、集聚創新資源作為重要工作,在平臺構筑、土家原始文化培育、土家民族專業合作社建設等方面鼓勵濕地公園內旅游企業、專業合作社組織、從業者等充分參與,培育濕地公園與專業合作社自治;在投資便利化、實施負面清單管理等方面改革創新,努力打造有利于創新創業的營商環境,最大限度集聚人才、技術、資本等高端要素,建設創新創業樣板,助推旅游產業轉型升級。
(5)企業為主。
特色觀光休閑旅游濕地公園建設要堅持企業主體、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模式,鼓勵以社會資本為主投資建設。土家民族文化特色濕地公園觀光休閑旅游濕地公園要明確投資建設主體,可以是國有投資開發建設公司、民營企業或混合所有制企業。地方政府重點做好規劃引導、旅游基礎設施配套、資源要素重點保護與保障、土家族農耕文化和生活習俗內涵挖掘傳承、生態環境保護、社會投資人投資回報及運營環境改善等工作。
如果“五個為”解決了特色百溪河濕地公園在規劃層面上的五個點,那么,真正更重要地是要在策劃層面上完善好頂層設計,否則,再好的規劃也很難真正落地,再好的土家民族文化特色觀光休閑旅游濕地公園也難以走向市場,邁向新時代。
非常感謝縣財政局劉剛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您雖然只是短暫接觸,但感觸頗深。很多觀點符合實際和上位規劃,值得我們學習并在實踐中落實。
同時也希望所有人,無論您從事什么工作,希望您能走進百溪河,了解濕地,關注百溪河的可持續發展,并能成為一名濕地資源保護的義務宣傳員和監督員,積極監督舉報各類破壞濕地的違法行為,杜絕非法獵捕(捕撈)濕地野生動物、采挖濕地野生植物、毀壞森林資源、向濕地傾倒垃圾排污等行為,共享濕地保護修復成果,為五峰的繁榮穩定和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作 者 丨縣財政局正科級干部 劉 剛
圖 片丨百溪河濕地公園管理處宣教部
編 審丨唐雪琴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