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3個“世界濕地日”,國際濕地公約組織將今年的主題定為:“濕地與氣候變化”。
眾所周知,濕地作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之一,在涵養水源、蓄洪抗旱、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維持區域生態平衡等諸多方面都發揮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自然資源與生態支撐。
而今年“世界濕地日”主題關注的焦點,則是濕地的固碳釋氧和調節氣候功能,以及它在幫助人類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濕地蘊藏了大量水資源,這些水資源能夠通過與周圍環境進行熱量和水汽交換的方式發揮調節空氣溫度和濕度的功效,因而濕地被譽為天然“空調器”和“加濕器”。
同時,濕地是重要的全球性碳匯,特別是泥炭沼澤濕地中存儲了大量的碳。據《濕地公約》全球濕地展望研究報告,全球濕地儲碳量超過所有陸地生態系統儲碳量的三分之一,因而濕地又被稱作“儲碳庫”和“吸碳器”。
切實保護好濕地資源,充分發揮濕地間接減排功能,對減緩溫室效應、抑制全球變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知識驛站
1971年2月2日,蘇聯、英國和加拿大等18個國家的代表在伊朗的拉姆薩爾(Ramsar)簽署了《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簡稱《濕地公約》)。為了紀念這一創舉,并提高公眾的濕地保護意識,1996年《濕地公約》常務委員會第19次會議決定,從1997年起,將每年的2月2日定為“世界濕地日”。
到目前為止,全球已有170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濕地公約》締約方。我國于1992年加入該公約。
國際濕地城市
國際濕地城市是指按照《濕地公約》決議規定的程序和要求,由成員國政府提名,經《濕地公約》國際濕地城市認證獨立咨詢委員會批準,頒發“國際濕地城市”認證證書的城市。
2017年初,《濕地公約》履約國大會首次提出在全球范圍啟動“國際濕地城市”認證。2018年10月25日,第13屆《濕地公約》締約方大會在迪拜召開,會議宣布全球18個城市獲得首批“國際濕地城市”認證,我國獨占6席,分別為:
國際重要濕地
《濕地公約》第二條規定,各締約方應指定其領土內適當濕地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并給予充分、有效的保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濕地公約履約辦公室的要求,符合《濕地公約》關于“國際重要濕地指定標準”之一,且有專業管理機構對區域內主要保護對象實行有效保護和管理的濕地,可以推薦被指定為國際重要濕地。
目前,全世界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的濕地共有2337處,其中我國有57處,我省有1處: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不待揚鞭自奮蹄——濕地保護,我們從未止步
回顧2018年,江西省委、省政府以蹄急步穩的姿態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特別是將濕地全面保護和綜合治理作為構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給予了高度重視。
“要著力提升生態系統治理。實施森林、濕地、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生態系統保護提升行動,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特別要加強候鳥集中分布區、棲息地、停歇地、遷徙通道等重點區域的保護,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決整治非法獵捕候鳥行為,絕不允許任何人傷害可愛的候鳥,留住“候鳥低飛、漁歌唱晚”的美景。 ”
—— 劉奇
一年來,全省林業部門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堅持以《濕地保護修復制度方案》為總綱領,不斷完善濕地保護管理制度體系,扎實推進濕地保護項目實施,穩步提升濕地科研監測能力,廣泛開展濕地宣傳教育。在廣大林業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江西濕地生態安全屏障得到持續鞏固,重點區域良好的濕地生態環境得以維持。
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的通知》,提出最嚴格的濕地保護措施。省林業局針對濕地保護率統計、濕地生態效益補償項目實施以及資金使用和管理、濕地生態系統實時監測等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文件。此外,《江西省濕地公園管理辦法》、《江西省占用、征收重要濕地審核管理辦法》、《江西省濕地生態系統損害鑒定評估辦法》等一批重要制度正在抓緊制定和修訂中。制度體系的不斷完善,將有效促進濕地保護管理規范化。
2.健全保護地體系,筑牢濕地生態安全屏障
我省濕地保護地建設有序推進,濕地生態安全屏障日益鞏固。目前,全省已創建省級以上濕地公園99處,建立濕地類型或以濕地動植物為主要保護對象的保護區55個,設立濕地保護小區219個,認定省級以上重要濕地46處,全省濕地保護率達到55.2%。
截至2019年初,我省共有省級以上濕地公園(含試點)99處,總面積150504.76公頃,濕地面積118736.07公頃。其中國家濕地公園(含試點)39處,總面積124356.78公頃,濕地面積97391.30公頃;省級濕地公園(含試點)60處,總面積26147.98公頃,濕地面積21344.77公頃。全省省級以上濕地公園(含試點)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0.9%。
3.加強濕地保護執法,嚴厲打擊破壞濕地行為
通過多部門協同、跨區域聯動的方式,省林業局在全省范圍,特別是鄱陽湖濕地區域組織開展了多次執法行動,時刻保持對破壞濕地資源違法行為的高壓打擊態勢。
省林業局連續多年在全省范圍開展“清河行動”,2018年組織開展了打擊破壞鄱陽湖濕地資源違法行為專項整治行動、全省違法違規占用濕地問題排查整改行動,與水利、環保、公安等部門共同組織開展了“雷霆2018”鄱陽湖區聯合執法行動和全省自然保護地大檢查行動,等等。
4.完善項目實施機制,擴大濕地保護恢復成效
2018年我省共爭取到中央財政濕地保護補助項目資金5000萬元,包括濕地保護與恢復項目2800萬元,濕地生態效益補償項目2000萬元,退耕還濕項目200萬元。通過實施各類項目,我省部分重點區域濕地生態環境得到了改善。
為提升項目實施質量和效益,2018年濕地保護與恢復項目的資金分配首次采取優勝劣汰的方式,即根據專家對新申報項目實施方案的評分,結合各單位往年項目實施情況擇優安排資金。濕地生態效益補償項目覆蓋范圍則首次從鄱陽湖國際重要濕地周邊的3個縣(市、區)擴大至鄱陽湖周邊的10個縣(市、區),使更多群眾從項目中受益。
5.建立濕地智庫,全面提升濕地保護管理水平
為充分發揮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技術優勢,加強我省濕地保護管理科技支撐,2018年11月16日,省林業局在南昌組織成立了江西省濕地保護專家委員會。該委員會由來自生態學、植物學、動物學、林學、環境科學、水文水資源、地理信息、氣象、旅游、景觀規劃等專業學科和研究領域的31位省內外權威專家組成。
2018年9月27日,經國家林草局批準,鄱陽湖國際重要濕地預警監測中心掛牌成立。
“鄱陽湖濕地生態系統預警監測平臺”建設項目獲省發改委批復立項。
完成了全省濕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評估,首次全面客觀地掌握了我省濕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情況。
大美濕地·風景獨好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