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濕地是陸海生態過渡帶,受海洋和陸地的雙重影響,具有特殊的氣候、水文、土壤和生物特征,是非常脆弱的生態系統。同時,濱海濕地是數百萬遷徙水鳥及許多其它獨特動植物的重要棲息地,也是我國東部城市化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
圍墾和填海是導致濱海濕地退化萎縮最突出的生態問題。根據國家林業局等機構的監測結果,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中國已經減少了53%的溫帶濱海濕地。2002年至2018年,全國取得海域使用權證填海造地面積16.3萬公頃。填海形成土地大量用于石化、鋼鐵等重化工項目,使海洋生態環境面臨的壓力和風險不斷增加,圍填海工程的生態補償和生態修復制度尚不健全。
部分河口濕地自然岸線受到侵蝕,濕地土壤鹽漬化。養殖增加了濱海濕地污染風險,近海的過度捕撈造成濱海濕地資源枯竭。外來物種入侵降低了生物多樣性,以互花米草為代表的外來種是濱海濕地的主要入侵物種。研究發現,截至2015年,互花米草入侵面積達5.46萬公頃。
濕地保護管理存在薄弱環節,國家層面濕地立法缺失、地方濕地保護制度不健全、管理力量不足、科技支撐薄弱。雖然多數沿海省份已陸續頒布了地方性的濕地保護條例,但國家層面的濕地保護條例尚未出臺。部分地方政府未將濱海濕地保護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造成濱海濕地保護恢復項目難以落實。
為此,建議:
一是制定全國濱海濕地專項規劃。劃定濱海濕地功能分區,明確不同區域的發展目標;劃定一定比例的濱海濕地區域作為預留區,留給子孫后代;維持自然岸線保有率不降低。擴大濱海濕地保護比例,在仍然沒有得到保護的候鳥遷飛關鍵區域和濱海濕地生態價值高的區域優先建立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或自然公園等,擴大現有自然保護地范圍,填補保護空缺,讓自然保護地在濱海地區形成相對連續的保護廊道。
二是進一步加強圍填海生態環境監管。加強圍填海生態環境影響審查,嚴格環境準入。強化閑置圍填海的空間、總量、環境準入管理,科學引導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消化圍填海存量。嚴守海洋生態保護紅線,對于不符合管控要求或高污染、高排放、高風險的項目,堅決予以清退。開展圍填海區海洋生態環境長期監測,科學評估圍填海對海洋生態環境的疊加累積影響的機制、范圍和程度。開展海岸帶重化工業集聚區環境風險排查評估。
三是加大濱海濕地保護恢復力度。開展遷徙鳥類棲息地恢復工程、退養還灘工程;建立高效、可持續的濱海濕地合理利用模式,提高濱海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推進圍填海生態損害賠償與生態修復,改善和提升海洋生態功能。建立完善的“退圍還濕”生態補償制度,明確“退圍還濕”生態標準、補償方式等,健全“退圍還濕”生態補償監督制度,平衡濕地經濟生態價值,為其綠色發展提供驅動力。
四是大力加強濱海濕地的基礎科學研究,積極開展濱海濕地生態系統的監測和評估。依托國家林業和草原濕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網絡對濱海濕地開展長期定位觀測研究。在遼河口、黃河三角洲、鹽城濱海灘涂、崇明東灘、漳江口等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生態系統變化快速區域開展科學研究;加強黃海灘涂濕地世界自然遺產的長期遙感監測研究;重點開展丹頂鶴、黑嘴鷗等珍稀瀕危物種遷飛的遙感監測研究,長期開展關鍵水鳥棲息地聯網監測和遷徙水鳥同步調查;研發濱海濕地保護和恢復的技術模式,重點研發解決互花米草等有害外來物種大范圍快速擴散的科技瓶頸,并開展互花米草治理的示范項目;開展濱海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監測和動態評價,為濱海濕地保護與管理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體系。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